李治幾乎完全不懂勘探知識。
因此他很早之前就在支持著勘探行業的發展。
他請段綸出麵邀請了許多掌握勘探技術的人才,並讓這些人與城外的學院合作專門研究探礦技術。
此時在大唐各地有四批勘探人員同時進行著勘探工作。
他們除了尋找和標記礦場的位置之外還要隨時歸納和整理發現這些礦產的過程和經驗。
他們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去申請工具和設備。
如果現有技術無法滿足他們的要求也會有人專門去進行攻關。
當他們找到自己不認識的礦石之後也馬上會派人送到學院。
李愔等人會根據李治留下的元素周期表去進行實驗。
一旦發現在現有技術下能夠直接使用的金屬馬上就會有人進行係統性的研究。
其中不久前剛剛發現的黑鎢礦就給李治帶來了很大的驚喜。
如今發電機已經開始得到應用。
李治如今最渴望用上的就是電燈。
有了電燈以後大唐的電力發展就可以快速地向民用方向轉移。
如此一來就將進入高速發展期。
唐儉懷著滿心的疑惑離開晉王府以後李治馬上就跑去了城外的學院。
他要去看看鎢的研究進展。
當他來到學院以後首先關注的就是一眾皇子們的學習情況。
他們的年紀雖然都和李治相仿但他們卻是一幫真正的孩子。
因此很多時候他們都會犯錯。
而李治則要求學院裡的老師們對他們一視同仁。
隻要有人犯了錯誤該打就打該罰就罰完全不用考慮他們的身份。
這幾位皇子中與李治同歲的申王李慎已經早早的顯露出了自己的天賦。
他居然對天文星象頗有研究。
對於他的興趣李治頗為支持,直接讓他拜了袁天罡為師。
除此之外李治還將李慎引薦給了欽天監的李淳風。
在這兩位名家的指點下李慎在天文學方麵的進步非常明顯。
要知道天文學對於航空航天來說可是十分重要的一門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