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郎中當時的感覺應如是。
‘四叔,我該怎麼治好你?你會相信我嗎?腦子裡的記憶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感覺我天生就明白很多東西?難不成投胎的時候沒喝孟婆湯?’李文琴用嶄新出廠的小腦瓜琢磨著。
“各回各屋,早點休息。”王若雲也懶得說些什麼,返回自己屋子。
晚上王若雲給李四保熬了雞湯。
李文琴後半夜睡得正香,隱約聽到李四保和馬詩桂在吵架。
次日晌午,李景明將一家子叫到大廳。
“村長說了,後山荒地順便開采,種地免三年稅收,開墾荒地買房子還能少掏錢。我想著咱們初到這裡,有一片自己的土地比較好,最起碼餓不死,趁著秋季涼爽,咱們將土地開墾出來,來年春天就能種地了。”
李景明想的是一步步來,先將荒地開墾好,在攢點錢把房子買下,然後想做回老本行,走鏢養活一家子。畢竟有揚城這層關係在,不用白不用。
李文琴靜靜聽著,心裡卻盤算著,要知道在這個科技落後的時代開墾荒地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很多農民光是開墾荒地便需要三年以上的時間,荒地儘是一塊又一塊堅硬地土地,需要人用鋤頭一點一點將這些土地挖鬆散,將石塊挖出來扔掉,將枯樹的樹根挖掉。除了這些,還有土地貧瘠,種糧食沒有產量;水源不足;自然災害等很多因素。
最關鍵土地開墾出來後必須種糧食,三年後若是達不到稅收要求,辛辛苦苦開墾出來的荒地就會被收走。
很多人辛苦一輩子,身體也垮了,人也老了,眼睜睜看著土地變成沃土,就像看著自己孩子慢慢長大一樣,就在這時被人強行帶走,還不敢反抗,不敢有怨言。
即便有如此多的困難,依然阻擋不了中原人對土地的渴望,擁有土地,就像擁有了救命稻草,有了歸屬,不再是浮萍。
李景明應是想的家中人口眾多,秋天到冬天什麼都不乾一是會增加惰性,人一旦懶下來,就很難再勤快起來;二是不想坐吃山空,有手有腳的,靠自己努力掙來的吃著比啥都香;三是開墾荒地買房子能便宜不少。
一家子都沒反對,李景明當即不再廢話,帶著人直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