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急流勇退(1 / 2)

阿嶠記事 將逾 4128 字 10個月前

[]

三皇子遇刺的消息並未被封鎖,潭州屬江南西道管轄,觀察使得知,自然不好毫無動靜,立即從治所洪州趕來。

潭洲城內草木皆兵,一時之間,家家緊閉門戶,生怕被這場騷亂波及。

鄧玄籍不過歇息了兩天,就強撐著回到了官衙,安排城中搜查、巡邏的一乾事宜。

短短幾日,巷子裡已經來了好幾撥人馬進行搜檢,臨街的鋪子都被破壞得亂七八槽,好多鋪子多日未曾開張。

“這日子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皇帝的兒子,怎麼就不能好好呆在京城。”

楊寡婦低聲抱怨,官差來得勤,很有些蠻不講理的。她便帶女兒與沈嶠住在一處,也好有個照應。

康濟堂的狀況稍微好些,那日一時情急被踩踏受傷的病人,有些送到了此處,譚太醫一直留在這兒幫忙,三皇子的人搜查時也會客氣些。

城門一直關閉,百姓惶惶不安,鬨了這一大通,逃走的兩人卻仍未抓到。

“李大人,事到如今,我們也隻能依著原來的計劃,先向父皇稟明了。”

三皇子有些惱怒,他設計這場刺殺,本就是自導自演;可最後兩人,卻是渾水摸魚進來,真正想要取他性命。

這些超出掌控的變數,給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隻說那些刺客曾與六弟母家有所接觸。”

六皇子向來與太子走得近,他看似針對六皇子,實則是劍指太子。

皇帝雖對太子頗多信任,可對三皇子也是極為寵愛,崔氏在地方上又有兵權。最終登上高位的是哪一位,誰都說不準。

李侍郎微微點頭,他有些心緒不寧,那日最後兩劍,不像是要殺三皇子,更像是刺向自己。

*

消息傳到京中,崔淑妃得知兒子在潭州遇險,竟是六皇子所為,在帝王宮中哭了一夜。

隔日,李尚書於朝會上請求徹查此事,事關皇子,眾臣心中無論有何想法,也不好當場唱反調。

皇帝獨坐高台之上,眼光一一掃過這些臣子,又落在幾個兒子身上。隔著太遠,叫人覷不清神色。

“著令江南西道觀察使徹查,大理寺少卿南下協助。”

隨著這道聖旨傳下去的,還有幾道任命。

其中最令人心思浮動的,就是原潭州刺史周同益,治州不力,謫柳州司戶。

上州刺史被貶為下州的司戶,品級連降不說,更要去瘴疫叢生蠻荒之地,仕途斷送不提,隻怕生死也難料。

李七郎在宮門不遠處候著父親,聽聞今日朝會事宜,笑道:“那周同益是鄧相門生,這次聖上如此生氣,竟沒給鄧相一絲情麵。”

李尚書瞪了他一眼,上了馬車,才呼出一口濁氣:“蠢貨!這事涉及到皇子之爭,如今形勢未明,但願你哥哥沒有摻和進去。”

打簾向窗外看了一眼,又道:“如今刺史之位空懸,韓相今日一言未發,可不是他的作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