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1 / 2)

UAAG空難調查組 莫晨歡 13014 字 8個月前

“裡昂?洛林, 瑪莎123航班機長,28歲,飛行小時數1632小時, 4日淩晨3時去世。”

明亮刺眼的燈光下, 一張四寸大小的機長證件照被貼在白板上,高瓦數的白熾燈照耀著光滑的照片紙,反射出一層光。

照片上是個棕色頭發、笑容和煦的年輕人, 他穿著筆挺的機長製服,肩上是四道杠, 象征專業、知識、技術和責任。

卓桓在照片旁寫下這位機長的名字,抬頭看向伏城:“他的家人是怎麼說的?”

花了一整晚,伏城與兩位遇難飛行員的家屬進行了溝通。然而他眉頭蹙起,顯然這次交流的結果並不儘人意:“沒有得到太多有用的信息。機長洛林的妻子是全職主婦, 他的丈夫很少提起自己工作的事。據妻子說,他是從去年進入瑪莎航空,今年八月才成為機長的。當時他們還特意出門聚餐,慶賀洛林升職機長。”

伏城將對話獲取的信息全部打印出來, 分發給在場的調查員們。他說:“洛林以前在很多小航空公司待過。歐洲有很多小航空公司, 他在這些公司擔任的都是副機長職位。等到了瑪莎航空, 才升任機長。航空公司那邊來的信息,洛林沒有過不良飛行記錄, 他的飛行培訓也一直是及格以上。不過洛林父母早亡, 他是在福利院長大的。妻子又是全職主婦, 所以他的機長工作是整個家庭唯一的經濟來源。他的妻子說, 他工作很認真, 也很辛苦。”

卓桓與伏城對視一眼,他拿起記號筆, 在機長的照片旁寫下一行字。

經濟壓力大,新晉機長。

卓桓:“這一點要注意,機長沒有豐富的飛行經驗,且有很大的經濟壓力。繼續去問他的妻子,洛林除了正常的飛行工作,有沒有其他兼職工作。”最後一句話是對伏城說的。

伏城點點頭:“好。”

飛行是一項極其耗費體力,且需要高度集中力和反應力的事。

每個國家的法律都對飛行員的休息時間有嚴格規定,要求他們在起飛前必須得到充足保質的睡眠。這個睡眠時間各個國家都是不一樣的,但大多不低於十個小時。

伏城看著白板上那位年輕機長的笑容,目光漸漸凝重起來。如果說機長由於過重的經濟負擔,偷偷從事兼職工作,沒有得到充分休息。那他在駕駛飛機時的注意力和集中力,以及能體現出的技術,就很值得懷疑。

卓桓翻了翻機長的相關資料,他抬步走到白板的另一側,站在副機長傑拉爾?特呂弗的照片旁:“傑拉爾?特呂弗的家人是怎麼說的?”

伏城露出一個複雜的表情:“他的情況有些特殊。”

坐在一旁的高雲轉身看向他:“怎麼?”

伏城歎了口氣:“傑拉爾?特呂弗,26歲,瑪莎123航班副機長,飛行小時數823小時,於3日下午13時去世。有件事是大家已經知道了,他是特呂弗集團的繼承人。但據傑拉爾的朋友Lina說,傑拉爾在四年前就被趕出了家門,已經四年沒有回過家。至於他離家出走的原因,是他想做一個飛行員,而他的父母不同意。”

眾人恍然大悟:“所以他才會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航空公司。”

“是。”伏城道,“歐洲的航空公司太多了,如果沒有卓越的履曆或特殊的背景,想進大航空公司很難。就算進了大型航空公司,想要成為飛行員也很難。所以很多出身一般的飛行員會選擇先進小航空公司,積累飛行小時數。等有機會再進大公司。到時他們所積累的飛行小時數,就會成為他們的資曆。”

眾人翻看著傑拉爾的履曆。

伏城:“傑拉爾在飛行方麵的天賦一般,他在‘進近’和‘皮氏管結冰’兩個測試項目上,得到過兩次不及格。他今年四月進入瑪莎航空,八月開始飛這架瑪莎123。由於和家人斷絕關係,副機長的薪水有限,傑拉爾在經濟上也比較拮據。”

這個答案出乎所有人預料,皆是一陣唏噓。

誰能想到大名鼎鼎的特呂弗家族的繼承人,居然過著十分貧苦的日子。

卓桓:“也去查一查,他有沒有兼職工作。”

伏城:“好。對了,之前老約瑟夫說,瑪莎航空的職員名單上沒有這兩位飛行員的名字,瑪莎123航班也不是瑪莎航空的飛機,這件事我問過家屬。他們都以為飛行員就是在瑪莎航空就職,因為他們一直都飛這架飛機。”

卓桓輕輕頷首:“這件事我已經讓老約瑟夫去英國一趟,直接去瑪莎航空總部,問清楚情況。”

飛行員資料目前隻能進行到這裡,在老約瑟夫得到更多的信息前,眾人的目光從兩位遇難飛行員身上移開。

卓桓看向蘇飛:“黑匣子情況怎麼樣?”

蘇飛頓時泄了氣:“比我想象的嚴重一點。飛機撞山的時候,時速大概得有200節,你懂的,它正在爬升。所以撞山時候的速度太大,整個飛機都撞碎了,我沒想到連黑匣子都受到了很大影響。我進行了簡單的修複,效果不好。今天下午我帶著黑匣子去一趟法國,到ATR公司總部修複黑匣子,他們有更專業的計算機。”

“大約需要多久?”

“至少一周。”

“OK,下午你和EASA的調查員一起去法國。”安排好蘇飛的工作,將目前已知的信息全部彙總起來,卓桓轉過身,目光在兩個飛行員的身上停留。

忽然,他的身後,EASA負責人高雲的聲音響了起來:“既然現在黑匣子還沒修複好,我們就先假設事故原因吧。飛行員的情況不用說了,兩個都是非常年輕、經驗不足的飛行員。他們是有可能駕駛失誤,導致飛機墜毀的。除此以外,我個人覺得,飛機的發動機可能出現了問題。”

卓桓回過身:“說說看。”

高雲得了卓桓的話,立刻站起身。他走到電腦旁,將調查組拍攝的事故現場圖投影到大屏幕上。“你們看,這邊。”他走到大屏幕旁,用手指著被大火燒焦的一片廢墟。

大屏幕上的畫麵是一片漆黑的半山腰,四圍都是碧綠茂密的樹木,中間被撞出一個大坑,土壤也被燒成焦狀,勉強能夠從其中看出一架飛機的模樣。

高雲:“這裡,是左翼。這裡,是機艙。而這裡,就是右翼了。左翼的撞擊點偏高,在山腰上側。右翼的撞擊點卻偏低,在山腰下側。我們假設這架飛機是直麵撞山的,那應該兩側等高。但很明顯,它是側翻著撞山的,機身有很大幅度的傾斜。所以我懷疑……”他抬頭看向卓桓,目光凝重,“這架飛機的右發動機出現了問題,導致突然失速,撞山墜毀。”

不得不說,高雲能以這麼年輕的年齡成為EASA的高級調查員,他確實擁有敏銳的嗅覺和豐富的經驗。

伏城觀察屏幕上的事故現場圖,他也同意高雲的揣測。“至少這架飛機撞山時,確實向右側傾斜了。”

卓桓看了他一眼,很快收回視線,看向高雲,淡淡道:“你負責檢查飛機發動機。”

高雲:“好!”

眾人都分配好任務,伏城跟著卓桓來到糖果廠的倉庫。

僅僅用了一天時間,這間寬敞的倉庫就完全變了樣。

空氣中仍舊充盈著糖果甜膩的香味,但是倉庫裡卻一箱糖果都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數不儘的飛機殘骸碎片。EASA的調查員正在用刷子小心翼翼地清掃碎片上的泥土塵埃。

這架飛機撞得太過零碎,想要把碎片全部清理乾淨,至少得花兩天時間。

高雲帶著他手下的調查員,在廢墟般的倉庫裡尋找了半天,終於找到疑似右側發動機的零件。他們仔細地檢查起來,而不遠處,卓桓和伏城並肩而立,看著他們動作。

“你覺得是發動機失效麼。”

清冷淡然的聲音響起,伏城微微一愣,轉首看向身旁的男人。沉思片刻,他道:“高先生說的話不無道理。至少從撞山事故照片上看,有這個可能性。”

“ATR-72是雙螺旋槳飛機,這架飛機上沒有裝置APU……”說到這,卓桓突然停了聲音。

伏城:“卓老師?”

明媚燦爛的陽光下,萊茵瀑布喧騰而下的水濤聲中,隻見卓桓雙手插在外套口袋裡,淡定地望著倉庫裡的調查員。許久後,他用極低的聲音地說:“沒什麼。”

他說得快極了,但很可惜,伏城的聽力和他的視力一樣好。他有些不能理解:“卓老師,我懂您的意思。ATR-72飛機我沒有開過,但對它也有一定了解。它沒有額外的APU係統,它的APU設置在右發動機上。一旦右發動機失效,很有可能影響整個飛機的飛行。飛機上的電力係統將會全部失控。”

“你確定一定會這樣麼?”

伏城怔住。

卓桓:“我對ATR-72了解不多,但或許它未必如此。”

伏城忽然意識到了什麼。

過了兩分鐘,伏城試探地問:“這架飛機,您沒拆過?”

卓桓:“……”

伏城:“?”

“嗯……”一道輕如蚊子哼的聲音後,卓大爺轉身就走,“去醫院吧。”

伏城望著他的背影,始終壓抑的心情終於有了點舒緩。他忍不住勾起嘴角,跟了上去。

2020年10月4日下午14時,距離飛機墜毀已經過去了整整兩天。

副機長於昨日就已經去世,而今天淩晨,飽受折磨的機長也沒能熬過這漫長的夜。他從未醒來,在ICU病房響徹整夜的儀器聲中,無聲地離開了人世,去往了天堂。

沙夫豪森小鎮醫院裡,守在這裡一天一夜的母女二人早已有了心理準備。

在這位年輕的妻子看見渾身被燒得沒有一塊完整皮膚的丈夫的那一刻,她就知道,她可能這輩子都無法和丈夫再相見了。年幼的女兒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她隻是被父親渾身上下可怖的燒傷嚇到了。

病床上的父親完全不像個人,像恐怖電影裡的喪屍。皮膚全部剝落,渾身都是血淋淋的紅色的肉。

“媽媽,爸爸是死了麼。”

年輕的媽媽抱著自己的女兒,眼淚無聲地落下,她卻露出柔和的笑容:“嗯,爸爸走了,去天堂了。多好,他再也不用忍受這種痛苦了。”

女兒懵懂地點頭。

那一定很痛,看上去就很痛。

丈夫的離去除了悲痛,帶給這對母女的更是一份如同絕望的欣慰。

“謝謝你的安慰,伏先生。或許對於他來說,死亡才是最好的結局。醫生說他一直沒有醒過,但我覺得,那樣的傷哪怕是昏迷著,他都一定痛極了。我挺好的,我們會堅強地活下去。”

伏城為這位妻子遞上紙巾,後者對他報以感激而蒼白的笑容。

伏城悄悄看了眼站在不遠處,雙手插著口袋,假裝看風景的某位大爺。心裡閃過“卓桓似乎挺不擅長和人交流”這個念頭,伏城看著這位妻子,柔聲道:“請您節哀,他在天堂一定能安息。關於洛林的事,我還有些事想詢問您。之前您和我說了你們的家庭情況,我想知道除了瑪莎航空的這份工作,洛林是否還有其他兼職。”

“沒有。”

伏城蹙起眉:“一份都沒有?”

妻子:“是的。瑪莎的工作已經讓他夠累了,每次回家都是倒頭就睡。裡昂根本沒辦法做其他兼職。雖然家庭開支很大,但自從他升任機長後,我們的經濟壓力已經小了很多。瑪莎的工資足以讓我們應對經濟需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