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各朝直播現代擺爛日常》全本免費閱讀 []
這個問題說來簡單,但答案卻很難尋找。
封建的上位者們高高在上,不允許任何人侵犯他們的權威,但是其實他們自己也知道他們是被下位者捧起來的,因此他們會用這種方式宣揚自己的獨一無二。
因此,這個避諱製度是在數千年中被添磚加瓦一步步變得嚴苛的。
秦,始皇沉著眸思考了一瞬,覺得平日裡避諱也就算了,科舉避諱實在是沒有任何必要,這個製度不應該影響科考。
就算真的有很嚴重的地方需要避諱,那也應該讓他一一看過之後再判斷。
若是按視頻裡那種已經瘋魔化的方式,扶蘇名字中有“扶”字,難道做夫子的就不能考試了嗎?那大秦豈不是少了很多有才之人。
扶蘇發現始皇在看他,默默坐直:估計明天上朝的時候父皇會討論這個問題,他得提前選個論點出來:
他覺得這樣不太合適,也不知道父皇的意見是什麼,希望能答複的讓父皇滿意。
漢,因為自己名字而讓恒山改名的漢文帝劉恒完全沒覺得有什麼問題,就是遺憾了一下大唐失去了一個人才。
不過大唐的人才跟他也沒什麼關係,也不會跑到大漢來,因此劉恒也沒什麼特彆的感想。
不過還好後來恒山又重新獲得了自己的原名。
而正在編寫史記的司馬遷執筆的手頓了頓,然後繼續一鼓作氣地寫下去:他把史記中跟司馬談同名的人都強行改名了。
雖然宿主對此很不屑,但如果在時代中設身處地,她即使不會做出相同的行為,想必也會理解他們的。
唐,而李世民這邊也很尷尬,畢竟因為他,菩薩都被迫刪掉了名字中的“民”字。
他看著李賀的遭遇皺眉:他覺得韓愈說的很有道理,但是他也覺得避諱問題還是應該重視。
這中間的尺度,該如何取決?
而李賀則有些無奈,當時聽到這件事的時候他第一反應就是天塌地陷,恐是跟科舉無緣了。
如今看著夏栗子比他本人更激動的樣子,他倒是無所謂地笑了笑,還安慰夏栗子:“多謝好意,不過我現在也挺好的。”
宋,蘇軾也苦笑,他祖父名中有“序”字,這個字對文人來說實在是很常用,他每次寫的時候還都要轉換一下。
少時偶爾還會有反應不過來被打手的時候,如今長大了已經十分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