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十一阿哥請安,十一阿哥長命百歲。”這是一個中年人,穿著官服蓄著胡子。
趙小金不會看官服,自然不知道這人的身份。但胤禌不同,雖很少接觸人,官服還是認識的。
是個六品的官兒。這在造辦處,也算是獨攬大權了。
“起來吧。”胤禌看到了這六品官給自己使的眼色,就知道阿九已經打點好了。
“這是庶福晉。她要個物件兒,你且聽她說了,再帶我們去相應的工坊便是。”
“是,十一阿哥。庶福晉,您請講。”
趙小金沒發現他們之間的眉眼官司,就簡略地說了衣架的形狀、用料等等。
“這個簡單,咱們這兒的木工坊就能做。”六品官兒聽完,直接拍下了去木工坊的決定。
一開始,那個混在人堆裡找不出來的宮女找上門來的時候,他還以為開玩笑呢。沒想,人直接一塊腰牌亮出來,可不得了。
木工坊裡,到處都是木頭的香味。這裡沒有亂糟糟的木屑,反而看上去整潔明亮。師傅們按照需要占了一塊地方,有人坐著沉思,有人拿著刻刀在精雕細琢,也有人在選木頭。
“三兒,過來一下。”六品官兒叫了個人過來,“十一阿哥,這三兒看著年輕,可已經出師了,手裡活兒不錯,就是不怎麼愛說話。”
“無妨,那就開始吧。”隻要能做出東西來,再年輕也不妨事。
於是,趙小金又給說了一遍。那三兒連連點頭,很快就在邊兒上拿了塊邊角料,開始動起手來。
衣架這東西本來就簡單,可做了衣架子就不能沒有掛衣架子的地方。所以後麵,趙小金又補充了落地衣架和頂天立地衣架兩種概念。一個拿取方便,一個節省空間。
胤禌在旁邊聽了,覺得比如今的衣箱子便利了不少。若是衣服多的,空個屋子出來,專門掛衣服也不錯。所有的按季掛好,要穿什麼直接取下來便是了。
等待的時間裡,那三兒已經做出了個衣架的雛形,雖看著有點兒毛毛糙糙的,可樣式已經有了。
“對,就是這樣,不過這兒的掛衣鉤到時候可以做活動的。”全實木做出來的衣架,還是很結實的。趙小金過手又是摸又是看的,挺滿意。
“如果落地的衣架下麵可以裝上輪子,推的時候就方便了,不用兩個或更多人來抬掛滿了衣服的落地架。”她想起了自己房間裡的那個,最常用的衣服都是掛在上麵的,不穿了,直接推回衣帽間便好。
“好的,庶福晉。您說的這些,奴才都記下了。過幾天,奴才就把這些給您送上門去。”三兒並不覺得做衣架子不算正經活兒,他聽著這位過分小的庶福晉描述的那些,心裡已經有了成套的方案。
不過官大人說過,這些都先單做著,並不成批成批地來。他一個小小的剛出師的小師傅,隻管做就好了。
“既然都來了,就去全師傅那裡看看吧。”趙小金熟門熟路地拐了個彎,往之前去過的那個工坊走去。
胤禌來不及阻攔,就先看到走在前頭的小姑娘被人攔了。
“工坊重地,閒雜人等莫要停留。”一個侍衛打扮的人守在門口,不讓趙小金進。
“怎麼就成了工坊重地?”趙小金回頭,習慣性地去問胤禌。
咳咳,他聽阿九提起過,這邊兒的玻璃進展很是顯眼兒,師傅們憋著勁兒要做出圖紙上畫的那些新奇百怪的物件兒。一次不成,就兩次。兩次還不成,就三次,四次,直到做出來為止。
這期間,好像還有彆的收獲。但具體是什麼,阿九沒有透露。
“許是,裡麵兒的師傅們正做什麼神秘的物件兒呢。要不,下回再來?”恐怕阿九這裡打點不成,進不去了。
“那算了。”趙小金搖頭。
回去的時候又經過千嬰門,頭所那裡進出的人還是有。這就不太正常了,之前是辦滿月禮,有人進出是應該的。這不年不節的,大阿哥又出門在外,哪兒來的這麼多人?
“阿哥爺,要奴才去問問嗎?”王小海湊了上來。
“問什麼,有什麼好問的,管好自己就好了。”胤禌雖有疑問,可不會主動上去打聽。要真出了事兒,有的是人會來說。再說了,沒看人小姑娘已經自己走了,都不帶等一下的。
“是,是。”王小海連連點頭,隻跟在後麵不說話了。
頭所裡,太醫們已經聚了好些個,惠妃娘娘派來的人也在。
“沒有其他法子了嗎?”宮人問。
“嬤嬤,大福晉這回生產不但傷了元氣,連根基都沒保住,是要折壽的。若是好好將養著,也隻能保個三五年的命。”年老的太醫搖頭,“下官們實在是束手無策了。”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梨”的營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