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九天八卦掌(2 / 2)

王學斌聽到這話也不臉紅,點點頭,玩笑道:

“嗯!我看六十四手就不錯,不知若梅可否賜教?”

王學斌此話本是玩笑,他從宮羽田教的八卦掌裡已經窺到了六十四手的幾分義理,隻要花時間琢磨,六十四手他也能推演出來。

可是沒想到宮若梅聽到這話,毫不猶豫的拿出宮羽田留給她的拳譜,遞給王學斌。

王學斌一開始不明其意,見她遞過來一本書,接過翻了兩頁才發現這是八卦掌的拳譜,仔細一品味,發覺這本書和宮羽田教的八卦掌同出一源,便立刻合上,問道:

“這是?”

宮若梅肯定的點點頭說道:

“這便是宮家六十四手,從起勢到葉底藏花一共八招六十四式,與八卦掌同出一源。”

王學斌將書放到桌子上說道:

“這不妥,我這人好占嘴上便宜,玩笑話當不得真。”

說著將書推了過去:

“這書你收好,要是流傳出去會有大亂子的。”

宮若梅將書推了回去。

“這是家父特意囑咐我交給兄長的,若是兄長不收,便自己交給老爺子吧,不然他若以為小妹辦事不利,我這兒還得吃掛落。”

王學斌聞言沉默了片刻,心裡暗道一聲老狐狸,說道:

“那這本拳譜我就收下,待來日我教你一套我自創的九天八卦掌。”

宮若梅見他收下,笑著說道:

“九天八卦掌?聽起來可比宮家六十四手威風多了,到底還是小妹占了便宜。”

王學斌聽到這話嘴角抽了抽,不好意思解釋他是因為取名無能,再加上這套拳法是花了九天時間整理的,才這麼命名,他還會十三天劍法和七天形意拳。

而他最得意的一套拳法是二月拳,是整合了一身所學整理的拳法,參考的核心思想是‘已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的截拳道的理論,可以和現代的綜合格鬥相提並論。

要說傳統武術和後世的格鬥到底哪個厲害,就這些年王學斌這些年走南闖北的交流來看,是各有優略的。

傳統武術很多是脫胎於戰場,是經驗的積累,前輩們的智慧結晶,練武先是廝殺,然後形成套路,最後總結理論,形成一套體係,傳於後世。

現代格鬥是先通過科學的方法計算理論,在通過理論指導實踐,通過實踐在反饋到理論,如此循環往複。

兩者練到最後其實殊途同歸,而現代傳統武術落後的原因是因為社會大環境改變了。

以前人們練功夫的人多,學得文武藝,貨賣帝王家,無論是當兵、當捕快、當鏢師甚至當土匪,都是練武之人的對口職業。

但是自從熱武器的發展,個人的力量被壓製到了最小,練武十年不如一顆子彈,這些職業不在硬性需要練武之人,沒有利益的驅使,練武之人也就沒有太大的心思練武了。

而到了現代法製社會,練武十數年到頭找不到一份滿意的工作,也就沒有人花那個辛苦了。

而練武的人越少,練武之人的質量就越差,沒有足夠的交流與見識是沒法成為高手的。

到後來功夫就往美觀與健身的方向發展,原因也是因為隻有影視行業與健身行業能用得上功夫。

可能有人疑問為什麼功夫厲害不去打比賽,這裡就涉及到另一個問題,就是環境問題。

傳統武術首先是體質問題,這裡的體質是指力量速度等先天條件,練武無論是站樁舉大槍,還是舉石鎖都是為了鍛煉力量,在鍛煉力量的同時養成條件反射。

之後師父會教你套路,練熟功夫套路後,師父或是兄弟會互相拆招,為了讓你了解自己的功夫如何攻防,強化條件反射。

再到後來會讓徒弟出去曆練交手,通過實戰讓你了解各種攻擊防守的方法,再次強化條件反射,到了這一步就已經是一個高手了。

如果天賦夠好的話,把自己交手的經驗整理總結,總結出屬於自己的格鬥哲學,這就是一派宗師。

這就是傳統武術的培養路徑,現代社會是無法提供這樣的環境的,因此功夫沒落是一個必然的無法挽回的現狀。

“咳咳~嗯,功夫還好,你有八卦掌的底子,應該能很快上手。”

王學斌有些尷尬的說道。

當初他取名的時候沒有在意那麼多,沒想到現在說出來以後這麼nb。

“那就先謝過兄長了,小妹先去收拾一下,晚上去趟一趟這金樓的宴。”

“好。你去先忙吧!”

當晚宮若梅獨自前往金樓赴宴,滿桌宴席除一位拳師都不曾上桌,隻有她和滿桌的姑娘們,她一身素色長袍坐在紅粉妖嬈之中,神態安然若素。

次日王學斌薑叔和宮若梅在旅館之中閉關一日,轉眼第三天晚上,宮若梅薑叔和王學斌三人共赴金樓,擺下霸王夜宴。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