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陰縣一家大院的中堂裡,門窗緊閉,青鬆派掌門李青持劍而立,神情凝重。
王學斌對立而戰,眼睛蒙著一塊黑布,雙手背後,神情輕鬆。
“王大俠,得罪了!”
王學斌不在意的笑笑:“請!”
李青前踏一步,飛身而起,一劍向前刺出,劍光閃爍間,直取王學斌的肩膀。
王學斌腳下未動,但身子就好像一根線牽著一般,輕盈的向後飄去。
李青見狀,猛跨一步,持劍下劈,劍鋒呼嘯,勢大力沉。
王學斌腳下依然沒有動作,身子卻飄忽起來,時高時低,忽左忽右,捉摸不定。
李青不再顧忌,威力全開,劍光連成一片,猶如鬆林之中的鬆針一般,密集如雨。
王學斌的速度也為之加快,麵衝著劍身,與劍鋒保持著三寸的距離,須臾不離。
一開始還是李青用劍追著王學斌跑,慢慢的,形式倒轉,變成李青揮劍躲避,王學斌馭使輕功追。
李青滿頭大汗,越來越急,劍法也越來越亂,到了最後,使出的劍法竟然連小兒揮劍都不如。
終於,李青不慎將劍砍到了門框上,卡在那裡。
竟然忘記了自己會內氣,拔了兩下沒拔出來,就連忙放開寶劍,退到牆角,恐懼的看著王學斌。
王學斌沒有在追,依然停在劍鋒前三寸處,信手摘下蒙在眼睛上的布,看著李青問道:
“不知李掌門思慮的如何?”
王學斌一開口,嚇得李青一個哆嗦,顫顫巍巍的拱起雙手說道:
“我青鬆派上下一十六人,唯王大俠之首是瞻!”
說完,再也沒有了力氣。
王學斌身上連汗都沒有,輕鬆的拱了拱手,笑著說道:
“識時務者為俊傑,李掌門放心,王某的承諾一直有效,若是王某得以取得九陰真經,當與諸位共享!”
說完轉身開門離去了,在門外偷聽的弟子神情震撼,他們沒想到自己心目中那高大偉岸的師父在王大俠手裡過不了一招。
李掌門的兒子是大弟子,連忙進去扶住父親。
“爹,這......”
兒子也不知該安慰些什麼,扶著李青坐到了座位上,倒了一杯茶,遞給父親。
李青接過茶水,手還是有些顫抖,他要是走不出陰影,這輩子就算廢了,他強打精神說道:
“自即日起,我青鬆派不再爭奪九陰真經,一切唯王大俠之命是從,你們不要擔心,我與王大俠有舊,其人智謀卓絕,而且為人正派,不會有事的!”
王學斌離開了青鬆派就回到了雲台彆院,這是王學斌建的彆院,目的是給師父們送衣食日用,免去師父們的奔波之苦。
彆院裡,黃藥師、歐陽鋒、段智興、洪七,四人在此等候,七天時間,他們整合了所有勢力。
現在的勢力分為了六大派,以黃藥師為首的奇俠隱士一派,以洪七為首市井一派,大理和西域分彆被段智興和歐陽鋒統合。
王學斌整合的是大宋一派,剩下的金國勢力已經自發的抱起了團,等待王重陽為首的全真一脈到來。
“王兄!”
四人各有各的傲氣,待在一起誰都彆扭,但是一見王學斌進來,都站起身來。
他們對王學斌或佩服、或欣賞、或忌憚,唯獨沒有無視的,就連西域的歐陽鋒都起身抱拳。
歐陽鋒雖然了解明教,對王學斌的武功最有概念,但他行禮不是僅僅因為王學斌武功高,更是因為高產作物,這個東西已經通過商隊流傳到西域了,
歐陽鋒盤踞在絲綢之路的要衝地帶,他非常了解高產作物的意義,麵對這種武功高強而且萬家生佛的人物,他也頗為忌憚,彆扭的學著大宋的抱拳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