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間,又從食盒裡端出一碗素麵,擺在菩薩的麵前,還給了一雙一次性筷子。
菩薩沒有接,袖手一揮,變出了三雙竹筷,分給了二人。
史蒂芬周看了看自己手裡的竹筷子,隨手將一次性的扔在一旁,又從食盒裡端出一碗雜碎麵,擺在自己麵前。
看著他們說道:
“來,大家都嘗一嘗,我的食神特製人生苦短雜碎麵!”
說著舉起筷子大口的吃了起來,看著就很有食欲,菩薩見此也不在意,看著王學斌說道:
“施主也嘗嘗吧,食神的手藝,確實不同凡響!”
王學斌點了點頭,拿起筷子品嘗了起來。
麵裡麵全是堿水味。咖喱魚丸沒有魚味又沒有咖喱味,蘿卜沒挑過,筋太多,豬皮煮得太爛,豬血爛稀稀的,一夾就散。
唯一值得稱道的地方就是大腸洗得很乾淨,沒有屎。
但就是這樣一碗麵,卻讓王學斌情難自禁。
王學斌大口的往嘴裡塞著麵,看著眼前浮現的一幕幕畫麵。
一個嬰兒誕生了,母親一臉虛弱的看著孩子,父親走路一蹦一跳的,帶著烏雞湯,闖進病房,嘴角咧上了天。
父母忙於生意,無暇顧及孩子,孩子被送往一個幼兒園。
那孩子在幼兒園裡,養成了吃飯狼吞虎咽的習慣,因為飯菜是有限的,他的飯量很大,要是不吃快一點,他就吃不到第二碗,就會餓肚子。
幼兒園今天吃的是蛋炒飯,這裡的蛋炒飯是最好吃的,因為裡麵有火腿,是他能吃到的為數不多的葷腥。
父母吵架了,吵得很凶,他在樓梯口看著,不敢往上走,隻能在原地哭,哭的很傷心,也很恐懼。
母親帶著他回老家了,因為當初結婚的時候娘家並不樂意,母親是個非常要強的人,不肯回娘家。
再加上回來的時候一分錢都沒有帶,無助的坐在火車站,無處可去。
母親在朋友的幫助下住進了一件小的房子,隻有不到二十平方,屋裡隻有一張彈簧床,一套桌椅,很狹隘,但是很有安全感。
孩子越長越大了,家裡的條件也越來越好了,孩子自己學會了做飯,但是隻會煎荷包蛋,母親工作忙,孩子便自己照顧自己。
一個饅頭夾一個雞蛋,長身體的他一天能吃七八個饅頭,自然也能吃七八個雞蛋,身體也就一發不可收拾的胖了起來。
小學、初中、高中、大專、孩子長大了,體重越來越沉了,他麵試過很多工作,但是沒有哪個公司要他,因為他的形象太差,看著不像愛乾活的人。
最後,他憑借自己的能力,終於獲取了一份工作,工作期間他認真勤奮,不分晝夜,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成績,獲得了所有同事的認可。
他辭職了,不分晝夜的工作讓他的精神有些恍惚,不敢在堅持下去,他考了一個成考,乾起了外賣的工作。
他獲得了一個係統,他沒有興奮,有的隻是慌張,對陌生的恐懼,他憑借強大的心理素質壓製住了慌張,小心的試探著係統。
第一個任務是減肥,這打到了他的死穴,他下定了決心,離開了這個城市,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態踏出了第一步。
民國時代滿麵瘡痍,他減了肥,練了武,國家危累時刻,他想貿易興邦,卻被手下出賣,日寇四處追殺。
他從了軍,當兵打仗節節敗退,從棗城撤到了徐城、從徐成撤到了淮城,終於,他決定自己拉起一支隊伍,卻在幾天時間被他葬送。
那一條條忠魂沒有怪罪他,但是他自己無法原諒自己。
終於,他成為了橫行的刺客大梟,大江南北都傳唱著他的盛名,他報了所有的私仇卻報不了國仇,他離開了,離開的原因還是遭遇了背叛。
在那個人不如鬼的年代裡,他知道了人性的善與惡從來都是一體兩麵,難以分離。
回到現實,愧疚與無力感日夜折磨著他,每天他都會從噩夢中醒來,他開始質疑自己,質疑自己的能力,質疑自己的存在,質疑係統。
終於,他下了決心,再次穿越,這一次不僅僅為了學習能力,更為了驗證自己的存在。
他選取了很多世界,雜揉在一起,並進入了部隊,一個充滿紀律的地方,他想要看一看,在部隊裡的自己,有沒有機會接觸到其他劇情。
結果讓他非常心驚膽寒,他陰差陽錯的進入情報機關,所有的劇情他一個不落的經曆了一個遍,所有的劇情人物,他都打了照麵,無一例外。
從那時起,他對自己的質疑更嚴重了,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真實的人物,或者說隻是一個人物。
他開始接觸慈善,不為彆的,就是為了在世界上留下點什麼,證明自己的存在,他瘋狂的做著善事,希望能用真善美來掩飾心底的迷茫。
武俠世界,他發動了革命,不單單是為了百姓的生死存亡,更多的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成長,他也不知道要向誰證明,向係統?或者向其他什麼不知名的存在!
王學斌閉眼凝眉,渾身顫抖著,一口一口的吃著雜碎麵。
他咀嚼的很用力,一口一口,細細的品味著,連湯也沒有放過!
待到他全部吃完,輕輕的將碗放在桌子上,哀歎了一聲,睜開雙眼問道:
“觀世音菩薩!不知道我到底是真實存在的人物還是電影裡虛構的人物,我的存在是真實的,還是受彆人操控的,您能給我個答案麼?”
“這個問題折磨我三十多年了!”
“我,已經快受不了了!”
細細看去,隻見他的眼底紅若血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