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本凡鐵,因執拿而通靈,王學斌並不專一於劍,也談不上嗜劍如命,在他看來劍是一種工具,他才是根本。
可能是因為並不專情於劍,因而在他認知中,劍隻有三個境界。
第一是欺詐的藝術,運用招式的技巧騙取勝利。
第二是進攻的藝術,足夠了解功夫本質的時候就會發現,進攻就是一切,防守其實是進攻能力不足的有機補充。
第三是力量的藝術,無論是拳掌還是器械,隻要是打人,就會涉及到力,涉及到力就會涉及到兩個變量,一個是大小,一個是方向。
格鬥所涉及的問題無非是這兩個變量。
隻要能把控這兩個變量,人就能立於不敗之地,在把控的同時,自己能在任意一個變量上占有優勢,就能戰無不勝。
當然,這隻涉及到物理格鬥,在牛頓的管轄範圍之內的那種,牛頓管不到的地方另說。
此時的比劍較技,恰巧在牛頓管轄的範圍之內,不談王學斌對格鬥的理解與見識,單單比力氣,王學斌全力能打出一千六百公斤的力氣。
這可不單單是力氣的問題,而是整體素質的超越。
能夠支撐起一千六百公斤的筋骨與肌肉,早已超脫了正常人的範疇,堅韌無比。
他就算不懂武藝,拿個鐵片子瞎掄都不會輸,要知道一力降十會可不是鬨著玩的。
“閣下先進招吧!”
連晉抱劍而立,看著正在檢查劍的王學斌,微笑著說道。
王學斌此時正在檢查劍的硬度,畢竟是自己夫人的劍,弄壞了不合適。
但這個舉動就讓連晉有些誤會了,他以為王學斌不會用劍,正在現琢磨。
因此打算讓王學斌先動手,也不準備讓他輸得太難看,過兩招,弄個平手就得了,他雖然爭強好勝,但也不喜歡欺淩弱小,還是有幾分驕傲的。
王學斌恰巧也是這個想法,連晉也算謙謙有禮,王學斌也不是愛撅人麵子的人,大家和和氣氣的比一場,你好我好大家好就完事了。
“得罪了!”
王學斌抱劍一禮,單手持劍,踏步直刺,速度慢悠悠的,看起來一點都不乾脆。
連晉見此也不在意,拔劍一格擋,反手一劍也慢悠悠的打出,二人就這麼你一劍我一劍的過著招。
“大姐,郎君打得怎麼樣啊?誰勝誰負啊!”
善蘭不通武藝,隻能求助姐姐,善柔看著台上一臉的笑意。
“郎君讓著他呢!”
一旁的少女聽見她們的對話,不忿的看了她們一眼,衝著台上喊道:
“連晉,用力呀,教訓教訓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黔首!”
這少女喊得痛快,王學斌聽得就不痛快了。
黔首的意思是黎民,黎民的意思可不單單是平民。
早年間炎黃二帝聯手擊敗蚩尤,蚩尤的族人叫做九黎人,他們當了戰俘以後就被稱為“黎民”,所以,黔首也有戰俘奴隸的意思。
單從那個少女的語氣裡就聽得出,她的意思可不是指平民。
王學斌眉頭一皺,手上加了點力氣。
他一加力,連晉心裡也不痛快了。
原本他以為這就是王學斌的能力極限了,但現在發現對方還有隱藏。
什麼意思?
自己留手正常,畢竟自己是一流劍客,但是王學斌留手那就不能忍了,這明顯是看不起自己啊!
想到這裡,他也不再留手,全力進攻,準備讓王學斌出個醜。
連晉一劍刺出,迅捷有力,王學斌單手持劍,後退兩步,架開劍鋒。
二人對視一眼,知道要打出真火了。
連晉微微一笑,神情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