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設想中的內外之彆(2 / 2)

他本人當然是下意識拒絕,聲稱自己一切行為隻是出於義理,並不是為了回報。

但平手汎秀半開玩笑地說:“我原本是想給這幾位義士都給予封賞的,如果出雲之鹿都堅持不取,那他們怕是更加不好意思接受了。”

聞言山中幸盛看過去,見立原久綱、神西元通、龜井茲矩等幾位同僚神色各異,心思難以捉摸,頓時失聲不知道如何作答。

他可以不要自己的富貴,但是攔著弟兄們的富貴可就太不夠意思了。

“立原久綱越前三萬石,神西元通伊勢三萬五千石,龜井茲矩紀伊二萬石。”

幾個數字一出,山中幸盛越發隻能沉默。

猶豫之間,半推半就,事情算是定下。

然後才是內部的大戲。

野口政利擔任備中國代。平手秀益由大和國代轉為石見國代,岩成友通由河內國代轉為因幡國代,權責持平不變但私領都有加封。三雲成持、京極高吉命令移居丹後、丹波一帶。

於是讓大和、河內、山城和近江基本上徹底收為直轄領地,以便於在明年進行更大範圍、更徹底的檢地,士農分離,家臣集住和刀狩。

隻有依托興福寺的筒井家,以及伊賀山地的忍者集團暫時被擱置。

平手汎秀向親近重臣們透露了“國代”這個位子的臨時性。現在的任命遲早都是會撤銷的。一部分人會就地獲封成為大名,在服從命令前提下享受領內權益,與外樣大抵無異;另一部分人會解除工作回到近畿,出任要職,共理天下之事。

總而言之,就是嚴格讓地方大員與輔政高官涇渭分明,前者不可能得到中樞的話語權,後者則沒辦法組建私人班底。

賞賜土地給親族和功臣,乃是常態。

但是讓本已手握了私人政權和武裝的諸侯,又同時有了中樞影響力的話,就會導致亂局。比如室町幕府的“三管四職”之中,每一家基本都是擁有數國領地的“百萬石大名”,一旦掌權損公肥私幾乎是板上釘釘的。

足利家會如此,一是由於曆史上自己不夠硬,二是身邊沒有彆的人可用。

現在平手汎秀的想法是,通過逐步的改革手段,把一部分武士由“土地貴族”轉變為“官僚貴族”,斬斷其與基層的關係,讓他們隻能依附於中樞政權。

新體製當中,武士依然可能領有數十萬石的俸祿,但是土地隻是名義上歸於他所有,實際由奉行代管,每年按實際收入發放錢糧。

這樣的人就隻是領工資的文臣。

絕大部分情況下,單個文臣是不具備巔峰性力量的。

日後官僚體製逐漸成熟起來倒是會有很多不可避免的弊病,不過那應該是至少幾十上百年之後的事情了,做人誰能顧得了那麼遠呢?即便是漢高祖、唐太宗、圖書管理員這等偉人也是一樣的。

戰國時代末期,“家臣集住”和“士農分離”的勢頭已經很普遍了,再進一步不至於存在太大阻力。

按平手汎秀的思路,應該是親族和子嗣們都封為諸侯,圈地自萌不要搗亂,防止他們對繼承問題產生影響。而異姓家臣最好在身邊任職為官,於中樞奠定一個唯才是舉不問出身的氣氛。

這個想法能不能順利實施,倒是有一定疑問。

畢竟人各有誌,有的一門眾可能擁有政治抱負不喜歡當土皇帝,也有的家臣可能年紀大了權力欲望淡然就想圈一塊地世代繼承下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