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義光在八月十七日那天,於仙台附近的東昌寺,會見了奧羽地區二十九名代表,對領地進行了劃分,宣布諸般禁令。
背靠著近畿、北陸、關東、東海地區的五萬軍隊,沒有允許任何人持有反對意見,全都被迫稱臣。
接著便返回了京都。
過了十多天,父子見麵之後,汎秀問:“奧羽諸大名可曾心服口服?”
義光回答說:“津輕家因為兩年前的因緣受到厚待,相馬氏從伊達大軍之下得以延續;小野寺、戶澤的家主似乎無甚野心僅僅保存祖業就滿足;蘆名、大寶寺在關東見識過我家的軍威而無膽反抗。除此以外,其他人恐怕都要暗地作亂!”
汎秀捋須而笑:“你現在應該明白無法儘力去安撫他們的原因了。”
義光歎道:“是啊,土地終究有限,人人皆不知足,如之奈何!本以為亂世要徹底安定,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汎秀意味深長地引經據典了一句:“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遙想漢高,稱製安邦,仍不有韓、彭、英、臧諸王之亂,非是他才德不足,而是亂世久矣,人心難安。”
義光這才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
六到十月份,花了百餘日功夫,平手汎秀人還沒回京都,就下令改造了足利義昭留下的二條城,把原址弄成一個完全不考慮防禦功能,隻在乎舒適與排場的新城——確切說不應該叫新城,更應該叫園林或者宮殿。
外表保留了象征性的堀溝、石牆和箭櫓,但內裡並未設置曲折狹窄的虎口通路,而是寬敞大氣,一覽無餘的場景。建築仿照平安時代的京都,充滿了唐風氣息,還規劃了大片留下來做池塘、假山、涼亭的地方。
就是在這裡,平手汎秀接受了進為“從一位左大臣”同時接受“征夷大將軍宣下”以及“武家棟梁”的尊位,加之此前領到的“源氏長者兼淳和、講學兩院彆當”,正式成為天下新主。
二代目義光,則是在隔了幾天後,成為“從三位權大納言”,並且從父親那裡拿到剩下來的“鎮守府將軍”職役。
從今以後這兩個名號便等同於是平手幕府繼承人的標誌了。
為見證此等大事,天下各地的大名都陸續聚集於京,向新任的“公方大人”表示誠摯祝賀。即便有的人因為種種原因缺席,也都派了親族重臣作為代表。
出於表示歡迎和誇示財力的考慮,平手汎秀命令舉辦了空前規模的茶會,以四萬人為預期數字在京都南郊設下方圓數十町的帷幕,令天南地步的來客歡聚一堂,將往日恩仇付之一笑。
就在茶會期間,關白九條兼孝私下傳遞了“朝廷完全同意實行武家官位製”的意思。然後正好將這個好消息公之於眾。
平手汎秀告訴各地諸侯:大家隻要有資格出席今日茶會的,至少可以得到從五位以上官職加身,而且這不是完全固定的。如果功勳顯著,受到幕府的承認,即便是毫無親緣的外藩也會有機會到達三位的程度。
這可比“多來年有賴諸君,日後還望繼續努力”之類的話實在多了。
有份聽聞之人,無不歡呼雀躍。
特彆是那種多年稱霸一方,卻一直沒精力到京都活動,始終是一介白身的大名。
至於具體誰擔任什麼官職,暫時賣個關子,將會在年後的《武家諸法度》中明確指出。
到時候會詳細規定天下所有武家的身份地位劃分與日常權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