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民嚇了一跳,連忙漁船漁網什麼的都不管了,就往村裡跑。
小船靠了岸。
鄭海帶著十餘名經過喬裝改扮的明軍士兵上了岸。
此刻的鄭海,頭上帶著一頂瓜皮帽,帽子後粘著一截假辮子,身上穿的衣服也換了,上身穿件黑色馬褂,外套著一件大襟馬甲,下身則就是普通的褲子配靴子。
明軍士兵們也都是喬裝改編,戴著帽子,掛著辮子。
而鄭海帶著人上了岸後,並未繼續往裡去。
而是就這樣的在岸邊等。
大約十幾分鐘後,鄭海便是看到烏烏泱泱一群人來了。
大約有四五十人,各個手持農具。
看到這樣的駕駛,鄭海反而笑了起來。
因為他已經看見自己認識的人了。
對麵為首的那人,便是劉公島東村的裡正。
而東村裡正氣勢洶洶的帶著四五十人過來後,先是一愣,隨後驚訝道:“鄭海?你得有二年沒來了吧?”
“陳裡正,好久不見。”
鄭海哈哈笑著,道:“前兩年出了點事,在南洋耽擱了不少的時間,因此都沒來。”
“而我現在又來了,陳裡正,多的就不說了,我就想問,文登縣的縣令沒換吧?”
“縣太爺一直都在。”
陳裡正很明顯知曉鄭海的海盜,走私的身份,前幾年也跟鄭海多有接觸。
前幾年鄭海海上走私的時候,就到這邊進貨。
清朝對民間的控製力是比較強的,鄭海走私如果不想被抓到,那就得上下打點。
甚至前幾年最鼎盛的,鄭海一度能和清廷二品大員登州綠營總兵竇瑸說上兩句話。
“現在登州的總兵大人還是竇大人麼?”
鄭海又問。
“竇大人去年調任了,調任到貴州了好像。”
陳裡正答道:“自去年竇總兵調任後,是一個姓林的大人接的任,但是那個姓林的大人沒乾多長時間,就又換成了一個姓夏的,直到現在又換了,現在的登州總兵是李奉堯李大人。”
“李大人也才剛到任倆月差不多。”
“這總兵換的還挺頻繁啊。”
鄭海忍不住摸了摸後腦,也不知道這位姓李的總兵大人能在任上乾多長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