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將小盒子送到陳裡正麵前,道:“一點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陳裡正接過來,順手把盒子開了個縫,瞄了一眼。
就這一眼,他滿臉驚喜!
盒子中是一琉璃盞!
“兩年沒見,鄭大當家您發跡了啊!”
“您就放一百二十個心,我現在就去文登縣!”
陳裡正大喜過望,連忙打包票把事情應下了。
琉璃盞這東西,就是玻璃杯,而這些年伴隨著國外玻璃製造工藝的提升,也有不少琉璃盞流入大清。
而且大清自己也製造琉璃盞。
這東西的平均價格雖然不如以前那麼貴,但不管怎麼說,一般百姓也是享受不起的,而且成色越好,越大的琉璃製品也就更值錢。
鄭海送給他的琉璃盞雖然不大,不到一指長,但成色很好,他轉手一賣最起碼能有十幾兩銀子。
“等等,你先彆急著去文登縣。”
鄭海立刻攔住了轉身就要走的陳裡正,說道:“你得先告訴我那倭寇在哪,我直接去做掉他。”
“碼的,敢嗆老子的行市。”
“我派個人給你指路吧。”陳裡正說道:“我這邊也有人跟著那些倭寇回去過,那些倭寇盤踞在海上東南方約一千裡外的一個小島。”
“那個小島向東大約二百裡,就是朝鮮的珍島郡。”
“不用,我知道那個地方,你給我詳細說說他們在哪。”
鄭海回絕了陳裡正,畢竟大明的船上有不少東西都不方便外人看到。
隨後他拿出了一幅海圖,讓陳裡正看。
確定了那些倭寇的藏身點後和人數實力後,陳裡正又教鄭海如何辨認倭寇李次郎的船隻。
隨後,鄭海便是帶著人離開了。
而陳裡正也往文登縣去。
鄭海回到船上後,拿出了更加仔細,朱昭煜給他的地圖,對比後,確認了倭寇李次郎藏身在朝鮮的新安島郡。
新安島,距離朝鮮本土的珍島不到一百公裡,新安島是個小島,南北最長也不超過七公裡。
也方便直接過來。
... .... ... ......
距離新安島南岸大約十裡左右的海麵上。
三艘福船行駛在海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