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望著船艙內低頭沉默的數百流民百姓,這才開口道:“各位父老鄉親,現在船已經到了大海上,你們不想跟我走也沒用。”
“我也知道,各位父老鄉親都是想安生過日子的,不想成為所謂的反賊。”
“但我今天,不跟你們講什麼民族,什麼國仇家恨。”
“我隻和你們講過日子。”
鄭海目光掃視了一圈,大多數人還都是沉默不語。
他接著道:“各位父老鄉親,我想問你們,在滿清當順民,你們是為了什麼?你們又得到了什麼?”
一句話,深入所有人的心底。
是啊,當順民他們為了什麼?
自然是為了能安生的過日子,種上幾畝地,等著來年有個好收成。
年輕的想娶一門媳婦生個大胖小子,一家平平安安過日子。
年老的想抱孫子,享受四世同堂齊人之福。
沒什麼大道理,沒什麼大理想,平平淡淡才是真,中國人從古到今,追求的無非就是這些。
但,他們在滿清當順民真的得到了這些嗎?
他們得到了什麼?
他們得到了一家子忍饑挨餓還要交官老爺不肯減免一分的賦稅。
他們得到了強征壯丁,妻離子散的痛苦。
他們得到了顛沛流離,饑腸轆轆,痛苦不堪的流民生活。
他們得到了滿漢有彆,滿人作威作福,官老爺根本不敢管的不公。
如果這些流民百姓能夠看見未來,能夠看見後世清末時期的外國殖民租界,那他們就會恍然大悟。
原來入主華夏的滿人和殖民者沒有區彆啊。
一座座城市內的滿城,就是後世一個個城市的外國租界。
租界外可以掛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而滿城外也能掛漢人與狗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