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工分製度,明快打字機!(1 / 2)

《鷹醬獨立,我在北美重建大明!》全本免費閱讀 []

確定了帝國七部和帝**隊新編製後,再需要確定的,便是經濟體製。

現在以新大明的體量來說,朱昭煜覺得,最適用的經濟體製,便是計劃經濟。

現在大明體量很小,國內也沒有貨幣流通,因此,其餘的經濟體製都不適用,隻有計劃經濟能夠最大的調動新大明國內的生產力。

而確定計劃經濟後,朱昭煜又對國內的國民,頒布了工分製。

每天根據你工作的多少,獲得相應的工分,然後以工分代替貨幣,去帝國戶部供給司下轄開設的商店兌換糧食,衣物,日常用品等所需的一切。

目前帝國糧倉內的糧食儲備十分多,有超過一萬噸的糧食儲存。

根本不缺糧。

因此,大明國內一個普通工人工作一天大約能獲得十工分,一工分就能兌換一公斤米糧,三工分就能買的一斤牛肉。

五工分則能買得一件做工精良,裁剪得當得體的衣物。

大明帝國內的肉食多半都是美洲野牛的肉,得益於美洲野牛無比龐大的數量,大明帝國現在正在有計劃的捕殺和圈養美洲野牛。

大量的牛肉得以流通進入大明帝國內部,同時發展畜牧業,養殖美洲野牛。

而美洲野牛的肉十分鮮嫩,比一般的牛肉更輕,也更有營養。

因此,這種製度下,努力工作,每一名大明百姓都能夠衣食無憂,糧食吃不完,衣物穿不完的狀態,更是幾乎每天都能夠吃肉。

每一名大明百姓都能夠過的十分的富裕。

而這個時候,國家體量小的優勢就展現出來了。

那就是一旦有什麼政策,就能飛快的落實。

現在用工分製度,也是為了以後能夠更快適應信用貨幣體係。

最先落實的製度就是戶部。

而戶部傳統的手寫效率明顯慢了,因此,朱昭煜額外購買了一台打字機的設計圖紙。

後世的打字機,普遍都是語言文字為字母製的國家在使用,象形文字使用打字機,會有天然的劣勢。

比如說,英文隻有26個字母,換到打打字機上也就那麼幾個按鍵,能夠十分快速,整潔的打出所需要的英文單詞。

而漢字呢?何其之多?

在沒有電腦和輸入法的年代,該如何解決?難道要用上萬個字盤?

這裡,就得提起一項天才般的打字機發明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