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醬獨立,我在北美重建大明!》全本免費閱讀 []
大明德武元年,黃帝紀元4472年4月15日,西元紀年1775年6月14日。
大明帝國海軍指揮使鄭海攜遠洋艦隊歸來。
兩萬漢人子民飄洋過海來到了大明。
這兩萬漢人子民當中,有不少人都是拖家帶口的被清軍逼迫著上了大明的船隻。
其中不少人對大明帶有抵觸心理。
最根本原因還是強迫性質。
儘管在海上一個月的漂泊當中,鄭海已經派人給他們做過了一部分思想工作,但那也隻是話語,並沒有什麼真的好處落實下來。
而且船上狹窄,所有人都是分開的,他們也沒辦法鬨,現在到了地方,地域開闊,因此一些不滿的百姓們**了起來。
和上次基本都是流民的百姓不一樣,這些的漢人百姓當中,不少家庭都有地,雖然日子難過一點,但也沒到過不下去的地步。
然後他們就被清軍強行擄掠而來,被迫放棄了自己祖傳的土地,上了大明的船,飄洋過海來到了美洲。
大明德武皇帝朱昭煜在身邊禁衛軍的簇擁下,站在鎮海港的一座望台之上,望著人聲鼎沸的港口。
此刻港口之上吵吵嚷嚷,不少漢人百姓都是拖家帶口的,不少家庭家裡男丁都不少。
上萬或老,或年輕,或年少的山東漢子鬨騰起來,一般人是根本頂不住的。
因為此時,例行的醫療檢查工作,登記工作沒法進行。
沒辦法,大批明軍首先出動維持秩序。
朱昭煜望著那人聲鼎沸的海港,道:“按照朕之前的指示行事。”
“是!”
一名軍官立刻下了望台,往廣播站去。
以陳家為首的登州鄉民們**起來,大約有數百個山東漢子,和明軍對峙。
“給句準話啊我說,你們到底想乾什麼?”
陳家老大陳守信,是個威武的漢子,在登州地界頗為有名,有威信,因此人們選他為領導者。
陳守信旁邊,是他的七個兄弟,都是守字輩,名字的最後一個字為溫良恭儉讓忠孝廉。
從規律來看,其實陳守信應該還有仁義禮智四個哥哥,隻不過當年陳家窮困的時候,他四個哥哥都夭折了,因此陳守信變成了長子,兄弟們的大哥。
“你們說你們是大明,是反清的,但為何捉我們的是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