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戶部侍郎李辰忠上奏,請陛下擴充後宮(2 / 2)

她們也很好安排,這批中年婦女都是能乾活的,不怕吃苦,華夏傳統也是男耕女織,因此,紡織廠對她們來說是個好去處。

另外比較難安排的,就是百姓中的老人和兒童了。

這批百姓中,五六十歲左右的老人數量不算多,但還是有的,而十歲以下的兒童更是不少。

關於這批人如何安置......

老年人年齡大,讓他們再進入學校學習,也似乎有些不太現實。

而這些五六十歲的老人,也是常年乾農活的,要說工作他們也能。

但就這樣用這批老年人乾活,朱昭煜還是有些猶豫不定。

“嗨!”

朱昭煜一拍額頭,他想的太多了。

這些老人都是傳統漢人,精耕細作一輩子的,雖然沒文化,但他們不傻。

而且這次來的百姓都是以家庭為單位的,老人們每個都是有兒有女的,自己根本不用特彆給他們安排去處,百善孝為先,他們的兒女會管他們。

老人們實在閒不住的話,他們也能自行去戶部登記處看看,找自己能做的事兒自己主動乾。

老人不用他管,之後就是兒童了。

兒童作為未來的希望,朱昭煜必須是主動管的。

很快,朱昭煜就草擬了新建一縮小學的章程。

讓兒童們進入其中學習。

確定了這些後,朱昭煜很快就又擬定了征召新軍的章程。

額定部隊新兵要擴充三千人。

其中,陸軍兩千,海軍一千。

這些任務,交給軍部自行招兵完成。

而現在,軍部右侍郎,管海軍的鄭海被他革職,重入軍校學習,左侍郎常見春也被他留任查看,同樣重入軍校學習。

因此,軍部出了朱昭煜這麼一個皇帝兼任的部長之外,最高的官員就落在了一個名為鄧道的陸軍中尉,現任大明陸軍丙寅連(三連)連長身上了。

大明軍中有不少中尉軍官,而鄧道是其中學習成績最出色的一個。

另外,鄧道年紀不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