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楊花才飛珠簾,忽然荼蘼花事了,持蒲聽蟬撲流螢,不覺菊綻東蘺,雁羽飄零。
話說又近中秋桂花落,這日夕陽銜山,沈澤棠回至棲桐院,挑簾進房,舜鈺在和元寶湊頭說話。
元寶見爹爹來,上前利利索索行禮,沈澤棠頜首,再看向舜鈺問:“用過飯了?”
舜鈺朝他抿嘴兒:“沈容說你晚間抵京......要回來一起用飯呢。”遂命翠梅去讓廚房上菜。
沈澤棠陪皇上及皇子去西場圍獵了幾日,聽得這話笑了笑,把元寶叫至身前:“今恰遇劉太傅在給太子講義,為父聽著有趣,不妨也問問你如何?”
這便是要考學了!
“請父親教誨!”元寶挺直身板,嗓音脆生生的,舜鈺倒有些緊張,豎起耳尖悄聽。
沈澤棠道:“《論語.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四書章句集注》中有怎樣注解?”
元寶倒背如流:“畏者,嚴憚之意也,天命者,天所賦之正理也.......大人聖言,皆天命所當,知畏天命,則不得不畏之矣。尹氏曰:‘三畏者,修己之誠當然也。小人不務修身誠己,則何畏之有?”
沈澤棠吃口茶接著問:“‘見聖人言,有不得不畏者也’以此破題,你來起講。”
父親此句意為“見到聖人的言論,使人不能不感到敬畏”。
元寶眨巴水目,想想答道:“蓋君子對於聖言,非凡夫視所得也,而君子為畏,豈作而致之乎?且君子者,學為聖人,回顧千百載以前之聖人,何以見之?法之奚自哉?所幸者,其言在耳,故有三畏之君子。”
君子對待聖人言論,與常人對待聖論不同,君子學做聖人,聖人早已作古,怎能見他又怎能效法呢?但萬幸的是,聖人的言論流傳至今不絕於耳,所以才有敬畏那三件事的君子。
舜鈺笑眯眯讚同:“起講的十分不錯。”
沈澤棠瞟了瞟她,再讓元寶繼續釋義。
元寶瞧不出爹爹喜怒,皺起小小眉頭,更是認真說:“聖人能體天命且解儘其理也,垂示後世之人之典謨訓誥,亦是帝王言之精華,是以君子畏大人也。又況聖人兼大人之尊德,典籍之傳承布列,比親自教誨傳播更廣而深遠矣。”
沈澤棠觀他講畢,開口緩緩提點:“故而聖人言論,為洞悉人心之明訓,皆為吾輩借鑒,其微言含大義,一經闡發,凜若風霆。”
“吾兒定要做君子!日慣於考稽天理人性,鑽慮之後,便會覺聖人片語單詞,皆有天地之蘊涵,日用恒言,皆有無窮儘之體用,會心懾於文章之盛,博涉猶覺荒棄,是以不但要心敬畏,還需莊誦拜讀,融會貫通,清於誌氣,靜研其辭,動觀其行,螢窗苦學更努力,方為君子之態!”
元寶恭敬答是,沈澤棠見桌上菜已齊全,便不再多說甚麽,起身自去盥洗手麵。
元寶忙著告辭,要去找沈桓教他射箭,快至簾前又被舜鈺叫回來,端給他一碗鮮雞湯,吃完才許走。
元寶原想跟娘親撒嬌來著,卻見爹爹淡淡看他一眼,心裡敬畏,頓時靠娘親邊坐了,老老實實拿起調羹舀湯,燙嘴,喝不快!
舜鈺撥了碗飯擺沈澤棠跟前,一麵提起母親早上的話,其娘家姊妹李老夫人的孫女今年及笄,幼時與督察院右僉都禦史錢福的六子訂下親事,這兩日便要到京議嫁娶之事,預備騰出棲桐院南角上的紫藤院,打掃乾淨請她們宿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