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岐山來給大夫人蔣氏見禮,這蔣氏約三九年紀,生的銀盆臉兒,杏子眼,其性情醇正,寬厚可嘉,且世故通明,深得上下敬重。
房裡戲伶正唱玉堂春廟會一折,她和幾個姨娘邊聽邊嗑瓜子,聞得沈岐山來,忙起身至明間受他的禮,送了絹帕荷包等物。
兩人一起吃茶,沈岐山先謝她給備的那三個荷包。x
蔣氏輕輕說:“曉得你粗豪性子,對她們都不上心,不過年節裡,總圖個裡外和順暢意才是。”
沈岐山問:“大哥不在府裡麽?”
蔣氏回道:“一早就乘轎出去了,隻留管事在門首接拜帖,晌午定會回來,已曉那時有官兒來拜,你可是尋他有事?”
沈岐山搖頭:“不過隨口一問。”
蔣氏看著他笑:“你大哥這數日很怒你,可曉得為甚麽?”
沈岐山語氣淡然:“曉得,為皇帝指婚趙家小姐一事。”
蔣氏道:“你可把他氣狠了。他最重功名利祿,門楣光耀,把這次指婚看的極重。不過那趙家小姐我也頗知一二,是個聰敏智慧有教養的閨娃,相貌更不必說,她配你呀,你也不屈!”頓了頓接著說:“你也老大不小,趁還在京時娶妻生子安定下來,否則哪日再得征戰討伐,可又把這事耽擱了。”
沈岐山沉聽不語,直至福安來稟馬已備好,他才告辭出來。
騎馬過市來到嬉春樓頓住,熟門熟路直上二樓雅閣,夥計推門打簾,裡已坐了五人在談笑,分彆是兵部右侍郎丁玠、左侍郎張仁,五軍都督府的二三品將軍李綸、汪俊及顧佐,皆是京城一起長大的發小,說話多沒個顧忌。br/>
李綸吃酒,看他進來戲謔道:“怎日上中天才來?可是昨夜操得腰骨難撐起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