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點頭道:“園裡甚是美景,忘記同你說,與我姨媽府邸頗似,進去先是一座門樓,水磨牆雪青瓦,樓簷鮮彩細雕,繞過照壁,入垂花門,就是處大園子,樓閣庭榭增俏,假山荷塘通幽,古樹奇花生蔭,四季裡,春有鶯燕穿廊堂,楊柳彎蛾眉,夏有魚兒戲荷葉,小兒剝蓮蓬,秋有黃菊伸細爪,柿樹掛燈籠,冬有鬆柏傲且直,紅梅戰風雪,皆是不一樣的好風光,我那姨媽最擅布園置景,甚麽海棠叢、薔薇棚,葡萄架,細竹林,金雀藤,芭蕉葵榴無數,天天漾的滿園香氣兒,就連階砌踏跺縫裡都種有雁來紅和繡墩草,我恍惚聽見驥哥兒在讀孟子,他最聰明伶俐又勤奮,待人接物很有禮節,對我更多寬忍,簡表哥不及他一個根手指。”她越說越傷感:“可惜天妒英才,年紀輕輕就去了。我那姨媽亦是苦命人。”
蕭鳶卻聽得惶然,她倆顯見入園後所曆大不相同,高氏從未在她身邊與之同遊,怪道那開鋪的婦人、街道的紈絝、還有悟淨和尚,甚沈岐山都隻於她說話。
原來隻有她一人在混沌兩界裡獨行,現想來竟是不寒而栗。
一個穿褐袍的小沙彌過來問訊,預備兒開午齋,都在等著她倆。
蕭鳶和高氏不在多言,各揣心事朝偏殿方向而去,此處不再多表。
且說沈岐山等隨皇帝、一路旌旗飄飄烈馬蕭蕭來到亦莊,這裡四圍環山,諸峰深秀,野鹿蒼猴時隱時現,澱泊雁鳧成群。層層水汽凝成霧靄,如雲似蒸,不多時便濕染衣襟,幸得豔陽出,瞬間光芒萬丈,映亮生機勃勃的景致。
皇帝此次圍獵,文臣隻帶了趙正春、沈諭衡等四五位,其它多是兵部及五軍都督府的侍郎及將軍們,還擇選了新入翰林院的庶吉士三員陪隨,蕭滽赫然在列。
到達亦莊,不及歇息,皇帝已整裝待發,興致勃勃地要騎馬入山林捕獸,沈岐山低道:“皇上先不匆忙,讓我等先進山林勘察,確無異樣再去不遲”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書客居:,,,,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