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格丹作為庶出的王子,按理說應該是沒有威脅的,所以苟雪對此有些不解。
“不是哦,在《庶出王子逆襲記》裡,曼多國采用的是擇優繼承製,隻有最優秀的王子可以繼承王位。”
某某打開了信息麵板,翻開了《庶出王子逆襲記》的某一頁,開始聲情並茂地朗讀:
“比起波格丹,王後的親生兒子德裡克實在是太平庸了,波格丹六歲就能暢通無阻地各類書籍,而德裡克六歲的時候還在學習認字。”
“雖然王後也給德裡克請了專屬家庭教師,但德裡克還是沒有多大的進步,因為他是真的資質平庸。”
“王後一想到以後德裡克會完全沒有競爭力,就擔心得要命。”
“為了不讓波格丹搶走本應屬於德裡克的王位,她決定為德裡克鏟除波格丹這個障礙。”
“如果波格丹能死掉,那當然是最好的,但她畢竟是王後,不能明目張膽地虐待波格丹,那麼,就隻能趁著國王不在折磨他了。”
“波格丹最愛的母妃已經死了,現在對他最好的隻有那個該死的雪·苟,如果她也死了,波格丹一定會崩潰吧。”
“隻要他徹底崩潰了,哪怕沒有死掉,也不會再是德裡克的威脅,那樣的結果也是不賴的。”
讀完後,某某關掉了信息麵板。
“你這念的是什麼玩意?”
苟雪聽得一臉迷惑。
“《庶出王子逆襲記》裡的一段原文,這一段深刻地剖析了王後露西婭想要害死波格丹的原因。”
某某正兒八經地回答。
“這種客觀旁白和人物的心理活動放在一起寫的寫法真的沒有問題嗎?”
苟雪還是有點迷惑。
“文無定法嘛,隻要能把意思表達清楚,跳躍一點又何妨?”
某某沒覺得有什麼問題,至少讀起來還挺順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