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 記仇的人(2 / 2)

他呆滯的看著蕭融,而蕭融緊張的看著他,一口氣都說完以後,他這心情就輕鬆多了,蕭融抿著唇,眼神卻依然不落下風的盯著他。

高洵之默然。

他算看出來了,不管到了什麼境地裡,蕭融都是不會認輸的,哪怕他沒有底氣,他也會裝的特彆有底氣,絕不主動妥協。

其實蕭融的性格讓高洵之十分擔憂,畢竟他家大王也是差不多的性子,可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

物()?(),

二虎相爭必有一輸()?(),

固執的人總會被更固執的人治住。

……

高洵之忍不住的笑起?.の.の?()?(),

還連笑好幾聲:“老夫並沒有不相信阿融的意思()?(),

阿融的心,老夫看得十分清楚。”

蕭融:“……”

這說法怪怪的,蕭融忍不住攏了攏自己的衣襟。

到底,高洵之也沒把後麵的話說完,他讓蕭融好好休息,然後就自顧自的離開了。

走在回去的路上,高洵之負手歎息。

……

朝廷,皇帝。

他的父親是個反賊,作為他父親的兒子,高洵之自然不像其他人對賀家那麼忠誠,後來一路輾轉,吃儘了苦頭,他這顆浮萍才終於落地生根了。

二十三年前一場災難,十年前又一場災

難,記憶中全是紅色,這樣的噩夢他們是靠著自己的一雙腿走出來的,朝廷從未幫助過他們一分一毫,那所謂的皇帝,更是連他們的哭喊聲都聽不到。

聽到了又有何用?他們這樣一群賤民,難道還能引起九五之尊的注意嗎?

所以他真是不願意讓鎮北軍與擁戴朝廷這幾個字沾上關係,一想到那樣的場景,他就感到惡心。

但他也知道,蕭融這樣做有他的理由。蕭融讓屈雲滅不要再做大將軍,而是真的承擔起鎮北王的職責以後還十分的欣慰,覺得他看著長大的孩子終於是成熟了。然而直到此刻他才發現,他這個黃土埋到腰的人,竟然也犯了同樣的錯誤。

他是鎮北王的丞相,是管理著一國的丞相,為何他的目光還是停留在鎮北軍三個字上呢?過去的血淚屬於過去的人,百姓何辜,新加入的將士又何辜,憑什麼他們要因為自己一時的短視,就被卷入無儘的戰火當中,以至於丟了性命呢。

所以啊,蕭融說得對,這一戰能避免還是避免的好,既減少了傷亡,又能讓大王少背負一些罵名,與這二者比起來,自己心裡的這點不舒服又算得了什麼。

高洵之長長歎氣,難怪蕭融始終不願意稱他一聲高先生,而是一直叫他高丞相,他這是在提醒自己啊,可惜他白活了那麼多年月,竟然直到現在才意識到蕭融的苦心。

蕭融:……你想太多了。

另一邊,黃言炅回到住處以後,就把門關上和周椋商量了近兩個時辰,等到下午太陽都躲到雲層後麵了,他才和周椋說說笑笑的出來,看見守在不遠處的鎮北軍他也目不斜視,一副喜怒不形於色、讓人看不懂他到底想乾什麼的模樣。

來的時候他很著急,如今回去倒是不急了,他帶著周椋出去逛陳留城,蕭融得到消息也沒讓人攔他,就隨他去看。

反正如今城裡什麼都沒有,他逛也是白逛。

蕭融想的倒是挺好,問題是他腦子裡裝的事太多,阿樹如今又在伺候老太太,沒人幫他記著瑣碎的小事了,結果就導致,連他自己都忘了外麵那些五大三粗的誌願者們。

……

被派出來的將士們:當兵久了,真是什麼差事都能碰上。

瞧瞧這都什麼跟什麼()?(),

他們可是兵()?(),

為什麼要白給人們做苦力?()???_?_??()?(),

而且人們根本就不感謝他們()?(),

一看到他們出現,全都驚恐的四散而逃,仿佛他們是什麼洪水猛獸。

昨日是第一日,那時候更誇張,他們中的一個小隊發現某幾戶人家離河邊遠,準備在其中一戶人家裡麵挖一口井,結果帶著鐵鍬進去之後,那戶人家的老太公舉著斧頭哇呀呀呀的殺出來,一副活夠了、今日就要跟他們同歸於儘的模樣。

把那隊挖井的將士鬱悶的不行,偏偏他們這些被挑出來的人,都是那種比較窩囊的、沒什麼脾氣,不會像脾氣暴躁的同僚一樣,一言不合就抽刀**,被這樣對待了,他們也頂多就是奪走那個老太公手裡的凶器,然後一臉不高興的繼續挖井。

等他們挖好走人了,還把斧子丟了回去,那家的老太公被家人扶著,一家六口全都震驚的站在一起,一開始他們還緊緊簇擁著、互相之間一點縫隙都沒有,後麵越來越驚訝,就下意識的分開了。

過去好半晌,那家的兒子才問老太公:“阿、阿爹啊,他們真是來挖井的?”

老太公:“……”

兒媳婦也問:“阿爹,他們連咱家的水都沒喝一口,好像不是來搶咱們的?”

老太公:“……”

老婆子也問他:“這世上竟還有這樣的兵,良人,你不管三七二十一便衝出去,咱們該不會得罪人家了吧?”

老太公:“……”

孩子年紀小,隻嗦著手指不說話,畢竟她也看不懂發生了什麼,而牽著這孩子的小姑突然開口了:“阿爹,剛才奪您斧子的那個兵,他長得可真好。”

老太公:“…………”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