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塞外江南(2 / 2)

林楓站在那裡,目光也望向了楊雍。

看著最先站出來的盧天工,楊雍的目光逗留許久,臉色難看至極。

這位工部尚書怕是也要追隨林楓了。

隻是,他不知道,盧天工早早就成了林楓的人,隨著楊文軒的離世,內閣在朝堂上的地位,一落千丈,這種臥底,也就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當下,的確是應該改變了,不過,革新變法,並非一蹴而就之事,如何變,還得細細商議才是。”就在眾人的目光中,楊雍走出來,沉聲道。

當林楓從土地買賣,老百姓境況轉移到變法革新的時候,他便知道,自己落入了一個圈套。

不管土地買賣有沒有強買強賣,給百姓們帶來的後果,都是一樣的。

當時的他,不明白林楓的用意,想明白過來的時候,已經晚了。

而當盧天工站出來的那一刻,更是沒有了回寰餘地。

推行變法,勢在必行,非他一人之力可以阻擋。

聽到楊雍的話,林楓包含深意的一笑。

不管是不是個人意願,屈從,這就是個很好的開端。

至此,推行變革,正式被提升日程。

正如楊雍所說,革新變法並非一蹴而就之事,林楓也沒有那般急不可耐。

在推行變革之前,還有許多的預備工作要做好,畢竟,變革,勢必會讓某些利益集團的自身權益,受到損失。

宇朝曾經的變法,就是因為損害了士族的權益,遭到了各地士紳階層們的強烈反抗。

最後,便是皇帝也不得不妥協,將當時主張變法的內閣首輔推出去,平複這些士紳貴族的怒火。

所以,變法的根本,在於如何處理士紳權貴的反對。

路要一步一個腳印的走。

如果直接將變革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開來,必定會遭到強烈的抵製。

先從一個地方開始,以點破麵,方為上策。

遼東。

這是林楓早早鋪設好的試點。

這段時間裡,遼東的各項產業,都陸續進入了正軌。

今年的遼東,風調雨順,入秋的時候,迎來了一次大豐收。

近百萬的難民,在田野間歡呼,流淚,喜極而泣。

一時之間,林楓在當地的威望,達到了巔峰。

農業豐收的同時,遼東的工商業,也在快速發展著。

水泥廠建造起來後,以遼陽為中心,水泥路向山海關和廣寧鋪設起來。

而在林楓的號召下,內地的諸多商旅,開始不斷的往遼東運貨,因為交通的便利,運輸成本低了一倍不止。

運輸成本低了,利潤自然而然就高了。

廖輝牢記林楓的叮囑,嚴格清查各地官府,防止有剝削壓迫,以及劫掠的發生。

商人們的利益和安全得到保障,更加的興致高漲。

一傳十,十傳百。

如今來往遼東路上的商旅,近乎可以與江南媲美。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