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四章
李豪就是當年那個學生,孫老師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對這兩個字都產生心悸頭暈的反應,她回避一切看到這兩個字的機會。
而現在有人在問她這件事是不是和趙老師相關。
當年的事情,當年自己懷疑趙老師在裡麵推動了事情的發展,欺負自己年輕,這種不堪隱蔽的想法,她從來沒有跟任何人說過。
孫老師沒有勇氣回複那條信息,她甚至不敢問對方是誰。
好在對方沒有繼續再問下去。
她不想再卷入當年的這件事情裡麵,一旦提起來,意味著要再一次把傷疤揭開,反反複複地去論證她到底有沒有逼死自己的學生,她本能地恐懼那段經曆,她已經承擔了一次了,不想再來一遍。
李尋沒有上帝視角,她不知道這背後還能如此複雜,也不知道一個老師在遇到那麼嚴重的事件後遭受的心理創傷。
這也跟收集到的資料有關係。
當年學校為了聲譽問題,便和家長私了,把整個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當年的資料裡麵壓根沒有提到這個學生留了遺書,自然也不會提到遺書的內容。
李尋看到的資料上隻是說高中的學習壓力過大,學生無法承受,才會選擇了這種方式,也隻否認了校園暴力的存在。
一般邏輯,否認什麼就很有可能出現過這種輿論,所以李尋也隻想到了可能當時提到的是校園暴力。
李尋沒有收到回複,於是她以為自己猜錯了。
她隻能重新思考整個事情。
班上這兩天有些瘋,學校的住讀生周六下午放假,周日還是要上課。
大家對班主任的擔心依舊有,畢竟好幾天了,可也沒有耽擱大家在班會課上看電影的心。
還得是高中生,班會課上大家一起看恐怖片。
剛出的恐怖電影,國產校園恐怖電影,一大群人做主角,但名字都不需要記,因為很快就都要死了。
情節一驚一乍的,但不得不承認,很適合一大群人一起看。
大屏幕上,人死得特彆快。
殺人跟切蘿卜似的,同學們既害怕又興奮。
李尋的同學身體都快躲到李尋懷裡了,人還要看。
殺人哪有那麼容易,也就是電視上跟切蘿卜差不多。
李尋沒有心思看電影,她思索著這兩天得把問題處理了才行。
如果找不到任何鐵證,事情就是三個方向——
要麼她媽沒控製住情緒,切蘿卜了,呸,殺人了。
要麼就是趙老師認慫了,告訴她鐵證,她把人放了。
要麼被警察找到。
趙老師在等第三個可能,她在爭取第二個可能。
下午她再回去,家裡多出來了一個張阿姨。
張阿姨和她媽正在說話,見她進來立馬就不說了。
兩個人的眼睛都有些腫,很明顯就是哭過。
李尋心下一抿,太陽穴突突地跳。
張阿姨還在跟她打招呼:“尋尋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