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你女兒沒有害死人。”
可最後還是停下了,因為不是有真相就可以了。
真相帶來的也不僅是欣慰。
她們好不容易過上平穩安靜的生活,現在說了,就好像又打破了這種平靜。
當年她父母陪著她一起熬,她媽去菜市場聽到彆人說她,還要一直跟人解釋,她沒有要逼死那個孩子,對方家境困難,又不愛學習,她是想要幫他,結果沒吵贏,氣得抹眼淚,回家還不敢讓她看到。
母親幫她擋了很多痛苦。
要是讓她知道當年被冤枉了,而且很有可能還是討不回公道,她媽估計要被氣出心臟病。
她不想讓母親再一次卷進來。
孫凝經曆的事情已經夠多了,她也大概懂得一些事情了。
這件事已經蓋棺定論了,想要再推翻,就要破壞靠犧牲她而構成的一個平靜生活。
學生家長願意嗎?他們能夠接受他們的孩子,就是為了惡作劇報複老師,結果去世了?
學校會願意嗎?舊事重提,要給學校帶來多大的負麵輿論?尤其是現在要查的方向是學校老師涉嫌謀殺學生。
而那個室友,儘管在自己麵前承認了,那是因為不會付出任何代價,如果鬨大了,他們願意坦然麵對自己當年的錯誤嗎?
好像就她一個人,她不動,所有人都是最大受益者。
她一時不知道該把事情告訴誰,跟誰商量。
此時,她的手機又收到了李尋的短信——
“老師,我做了一個噩夢,夢到我把趙老師殺了,血糊糊的,我有些害怕。”
“你說,趙老師會不會沒有失蹤,他隻是怕被警察找到,發現當年的事情,所以藏起來了。”
她趕緊安慰對方:“警察找了這麼久都沒有找到。也許已經死了。”
“你明天要模擬考了,好好考試,彆分心,趙老師的事情有老師。”
那頭的短信很快就過來了:“那等我模擬考完了,能來找孫老師嗎?”
高中生發來的信息都透著難過:“我們班的同學都覺得趙老師是一個非常好的老師,我也沒有辦法跟她們說這個事情,我媽媽最近在忙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我也不想給她添麻煩,心裡憋得慌。”
那一瞬間啊,孫老師簡直想放下中年人的架子,跟對方抱頭痛哭。
她們真是一模一樣的處境。
但她還是憋住了,她是成年人,不能崩潰,還要給這個學生當支柱。
“你隨時都可以來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