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停止之後,艾利遜讓他的學徒們繼續去做其它的工作。
沃爾特叫住了正要離開的諾貝爾。
“諾貝爾,梁先生想見見你。”
“見我?”
諾貝爾感到非常地詫異,不明白像梁耀這樣的大人物會指名道姓,要求見他這個及及無名的十八歲瑞典小青年。
他以為梁耀是來見自己的老師艾利遜的,因為艾利遜是美利堅有民的化學專家、工程師,手裡還有很多相關的專利。
根據他了解到的傳聞,這位美利堅大富豪對發明和專利有著濃厚的興趣。
“對的,你小子走運了。”沃爾特拍了拍諾貝爾的肩膀說道。
“沃爾特先生,你上次告訴我,你離開紐約要去加州,是真的嗎?”諾貝爾好奇地問道。
“是真的,梁先生專門為我在加州成立了一個沃爾特實驗室,也給我配備了人手,待遇也很好,在那裡我可以心無旁騖地搞我的發明創造。”
提起沃爾特實驗室,沃爾特的臉上洋溢著幸福而又滿足的笑容。
他是純粹的發明家,有一間自己的實驗室,充足的實驗經費,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發明創造之中就是他的最大夢想。
隻要到了加州,他就能實現這個夢想,他對這個結果感到非常滿意。
“專門的實驗室?充足的經費?”
諾貝爾睜大了眼睛,非常羨慕地說道。
“能夠心無旁騖地搞研究是所有研究人員的夢想,我們每次在工場做實驗都會遭到投訴,我的師傅正為此感到煩惱。”
“如果我是這附近的居民,我也會投訴你們。你們師徒的實驗不是一般的實驗,非常地危險。”沃爾特對諾貝爾說道。
“一會兒在梁先生麵前好好表現,你在發明創造方麵很有天賦,梁先生對你也很有興趣,說不定你也能夠獲得梁先生的資助,在加州成立自己的實驗室,獲得專門的實驗場地?”
“真的?”諾貝爾眼睛一亮。
他也清楚自己的實驗很危險,小時候在瑞典,他就經常見到父親在做危險實驗遭到了瑞典當局的驅趕。
後來輾轉到了俄國的聖彼得堡,俄國當局對他們一家倒不錯,可惜他不會俄語,也無法融入當地的文化,而且俄國人也比較排外,他在俄國過的並不舒服。
聽說美利堅對發明家很寬容,這才來到了美利堅。
比起俄國,美利堅的風氣確實要更好一些,但也沒好到可以讓他隨心所欲地搞爆炸試驗的地步。
在見到諾貝爾之前,梁耀首先見到了艾利遜工場的主人艾利遜。
梁耀專門拿出100萬美元成立基金會,設立梁耀發明獎一事,在美利堅已經是人儘皆知的事情。
對於發明界來說,這是一個天大的福音。
哪怕是隻拿到發明獎的第三名,也有1萬美元的巨額獎金,而且還能夠獲得梁耀的資助。
第一屆梁耀發明獎的得主,除了第二名的沃德團隊本來就是美洲集團的人之外。
第三名的埃裡克森和克拉弗、第一名的沃爾特都已經得到了梁耀的資助,將在加州獲得專屬於他們的實驗室。
發明界的很多發明界都已經在躍躍欲試,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下一屆梁耀發明獎的得主。
艾利遜也不例外,雖然他的經濟條件要比沃爾特好,在紐約有四套房產用於出租,每個月都能夠收到一筆不菲的資金,收入還算可觀。
但他的實驗研究也很燒錢,能獲得額外的資助緩解資金壓力,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經過短暫地寒暄後,梁耀拿出了他的金屬彈殼子彈圖紙,圖紙上的子彈構造大體和現有的邊針彈差不多,最大的區彆是底火在彈殼底部中央。
這種子彈後世稱之為中發彈,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子彈。
1851年使用最廣泛,最成熟的金屬子彈式邊針彈。
邊針彈側麵有一根小撞針突出來,以讓槍枝的擊錘擊發。但是這類子彈攜帶運輸不安全,而且使用時還得把針的部位擺在特定角度,相當麻煩。
邊針彈本質上還是將火帽槍的火帽從槍上轉移到了火帽上,這種早期的金屬彈殼子彈隻是過渡產品,雖然現在很先進,但用不了多久就將被淘汰。
梁耀還是決定一勞永逸,直接搞中發彈,中發彈無論是攜帶、運輸還是使用,都要比邊針彈更有優勢。
“您的這個想法非常地好,如果軍用的話,這種子彈顯然要比邊針彈更有前途。”
艾利遜給予了這種子彈很高的評價,覺得梁耀的想法非常好,不過下一秒,他又給梁耀澆了一盆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