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青年如今已經從蘇晝的威壓影響中脫離,一邊大口吃魚,一邊說話,言語非常流暢:“所以直到前段時間,道紀局的技術人員才根據古代傳承留下的信息,初步解鎖了昆侖山上的秘境門扉,這樣一來,再過一兩個月,秘境之門將會徹底打開。”
蘇晝對此的確是一無所知,畢竟他就算是超凡者,但也就是最近這麼一年的事情,在一些常識方麵,的確不如這些從小就成長在超凡世界的原住民。
隨著白滄浪的講述,他也逐漸明白,為什麼昆侖山一事,偃聖會叫上自己,而白滄浪一方似乎有些抵觸的原因。
昆侖山畢竟是化妖擬道一係的大本營,昔日留下的傳承和開啟之法,大多也都是在類似白家這種擬道家族的手中。而昆侖一係的仙神,離開地球的時間似乎非常早,並不是在一千年前的最後關頭才走,而是大概四千年前就已經離開。
所以即便是仙神也想不到,天地之通再開時,時代已經變了,化妖擬道之路已經不再是正統之一,家族傳承也不再是大勢,各種修行之法並不需要攝入妖血傳承,甚至被隱隱歧視。
多年以來,雙方的矛盾也是暗流洶湧,不少擁有神獸血脈的家族都被打散,失去了傳承,白家算是碩果僅存的幾個。
像是四象聖獸的傳承,如今隻剩下西北白虎的白家,以及已經融入真武書院的玄家,朱雀和青龍都已經丟失,青龍一係的傳承更是已經遺失七百年,血脈後人都已經徹底找不到,估計是徹底失傳了。
蘇晝他們這邊也被懷疑過是不是青龍血脈,但結果並不是。
如今,昆侖山遺跡即將開啟,這對正國仍然存在的神獸血脈家族都為之一喜,甚至,有很多失去了傳承,但依然記得自己祖上的來源的沒落家族,也將複興的希望寄托在昆侖山中可能有的仙神傳承中——蘇家前段時間,就被歸類進這種沒落血脈中,不過看這種稀薄程度,少說也要向上追溯兩三千年了。
可向上追溯兩三千年的話,正國十幾億人誰家沒出過某某大能啊……所以並無任何意義。
反正,正統修行一派似乎並不是很樂意見到這樣的一幕,所以一直都在暗中阻擾……蘇晝也很理解,畢竟眾聖督製就是這樣,表麵上一團和氣,實際上各種山頭林立,國內無派,千奇百怪嘛,更何況妖血之道再興,的確會讓形勢變得複雜。
覺醒了至少是仙神龍王級龍血傳承的蘇晝,本來是被這些家族視作自己人的,而他的龍血,對於探索昆侖山遺跡來說絕對是一大助力,但是蘇晝接觸的一直都是正統修行一派,前段時間更是沒有交流,就被強行塞進了探索昆侖的調查隊中,引得不少人不滿,
所以蘇晝在他們看來,是正國正統修行一係,派人過來搶好處的。
“你們戲真多誒。”
雖然蘇晝很了解和理解這種不同道路間的鬥爭和敵視,但並不影響他覺得這種事情根本就是浪費力氣,他夾了一塊紅燒肉,放入口中咀嚼:“正統修行,需要的是天賦,化妖擬道,需要的是血脈,兩者其實根本不衝突,日後那些正統修行走不遠的普通人,實在不行就花錢去買一些神獸血脈植入,一轉化妖道——豈不美哉?”
“這個還是有點太超出時代了……”聽見這句話,白滄浪不禁有些汗顏,手中的孜然羊排都忘記去吃:“神獸血脈,本質上是一種超凡要素的凝結,哪怕是家族內部,都是要看運氣覺醒的,倘若能這麼簡單就傳播,很多家族也不會淪落到喪失傳承的地步。”
總的來說,白滄浪也為一開始的試探致歉,他看出來蘇晝也是不久前才剛剛知道這件事,估計真的隻是因為他身負龍血,所以就塞進調查隊中,並非是針對他們。
仔細想來也是,之前靈氣斷絕時代的鬥爭,是因為資源不足,如今靈氣複蘇,傳承再開,資源極大豐富,而全世界各地所有人類都將迎來挑戰,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哪怕是再怎麼想要敵對阻擾,也會被還具備些許理智的高層壓下。
“大概十月十四日前後一個星期,昆侖玉山的門扉將會完全開啟。雖然理論上,仙神們並不會在這些刻意留給我們這些後人的傳承之地中設置什麼陷阱,但想必也有許多考驗。這個時候,就要仰賴蘇教授您這位超凡境的強者了。”
沒有半小時,蘇晝和白滄浪便將所有飯菜一掃而光,而這位白家青年也告知蘇晝具體的探索時間:“提前通知,主要是希望蘇教授您做好準備,因為這是正國第一次探索仙神遺跡,所以非常重視——全世界其他國家也非常重視,關注我們這一次行動,所以我們決不能失敗。”
“放心好了。”蘇晝自然不會輕視這次探索,他笑著說道:“我是非常靠譜的那一類人,儘管相信我好了。”
付賬後,白滄浪便離去了,他接下來還要作為使者,去通知居住在南方的朱雀一係後人——他們家族的傳承在二百多年前斷絕,但和同為四象聖獸血脈的白家關係不淺,這次昆侖山之行,說不定能讓他們重拾先祖的榮耀。
“靈氣複蘇,能讓我們重拾先祖的榮耀。”
告彆之時,白滄浪認真的對蘇晝抱拳:“但這並不是說明,化妖一道便隻是吃老祖宗的飯,並沒有任何進步。這麼多年來,我們白家依靠血脈對金行物性的敏銳,在材料學方麵帶來了極大的進展,許多衛星和航空合金,乃至於全新的超凡合金出現,都有我們白家的貢獻在內。”
“妖血和靈力一樣,都是一種力量,都可以為我等人類所用。蘇教授,想來你也深有同感,在此大爭之世,我等當共勉,而不是互相之間內鬥,消耗寶貴的力量。”
聞言,蘇晝也微微點頭,他認真的回複道:“當是如此,我等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