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第 49 章(2 / 2)

陳量行便發過來一條語音:“董禮貌。”

【嗯!】她聽了十分高興:【多叫幾聲。】

今日的陳院長,也許注重喜慶的傳統,沒撂擔子,還對她多加寵溺,又叫了一聲:“董禮貌。”

她不知過足了什麼癮,甜滋滋地決定放過他了:【我真覺得你每次叫我名字都特彆好聽。】

可能因為陳量行是老生吧,在戲中是旦角兒的老公。又是行業翹楚,生來一副好嗓子。

陳量行沒有回,他還有彆的事,站在陽台上,看見外麵萬家燈火。

給好友打了一通電話:“張祖兒徒的徒孫,從國外回來了嗎?”

好友還當他是拜年,果然,每次接他電話,都必定有正事:“回來了,怎麼了?”

“我院裡有個小孩,非常非常優秀,祖師爺顯靈的那樣有靈氣。但是她有點先天不足,她是在正規藝術學院戲曲專業畢業的,沒有正式拜師。這就導致,我們這個圈子裡內,有一部分人不認可她。”陳量行護犢子基因爆發,想到很多人嘲諷她‘技巧有餘、感情不足’,‘隻適合參加晚會,不能貼戲在戲園裡唱完完整一出’,就血壓高。

他也知曉,演員不是人民幣,不可能讓每個人都喜歡。

他早年、包括近年來貼戲的時候,還有不少人罵呢。戲曲圈對角兒非常苛刻,不慣毛病。

娛樂圈裡,粉絲花錢了,哥哥就是神。

戲曲圈裡,戲迷花錢了,戲迷才是爺。

但是這幫人罵他可以,罵他的小董不行。

他也記不清了,自己對於其他京劇演員,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維護之心。到了連批評也不允許的地步。

“那你有沒有想過,是你帶著濾鏡看她,就覺得自己家孩子,哪哪都好。就像我朋友圈裡那些老娘們,天天曬醜孩子,還問人能不能當童模,都讓我給屏蔽了。”朋友倒是直言不諱,話鋒一轉,犀利道:

“聽你這意思,明顯她就是跟著錄老師學的,是個留學生。”

哪知陳量行直接不乾了:“都說外行看熱鬨,內行看門道,我還能分不清好壞?那這個院長不是白當了?就會開會寫材料?你是在質疑我的眼光和鑒賞能力。”

“行,你們院的狗都比地方院團的英俊、護主、能看家護院,行了吧?”朋友知道他護崽,沒跟他抬杠,一口答應了。

“你能找到我,就說明咱倆關係處到位了,我肯定幫你。也也找對人了,我能幫你。你那小演員是唱旦的對吧?但是非拜張派乾嘛呢,梅蘭程荀的後人,我也認識啊,叫起來名聲也響。這是梅祖的第四代傳人,你不就是要這效果?”

“這麼多年了,浮浮沉沉,我看慣了世態炎涼。人還是這幫人,如果她有一個正統的出身,從前那些罵她的馬上就能閉嘴。”陳量行被朋友戳穿了也不生氣,難得肯低頭,拿出了求人辦事的態度。

“若是梅祖,我院裡就有好幾個正規傳承人,是小董自己喜歡張派。我總不能讓她張冠李戴。”

朋友在電話那頭意味深長地“哦”了一聲:“是小董,不是小蜜嗎。”

玩笑歸玩笑,還是十分認可他的話。

現在的文化人,偏愛標榜自己,又自恃清高。拿一副畢加索的冷門畫,說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卒畫的,能被批的體無完膚。

而拿一副無名小卒的優質作品,說是齊白石的冷門畫,會被直接誇上天。

門閥製度向來如此,文化圈更甚。

“如此一來,你可又欠了我一次人情。”

陳量行不喜歡跟他開這種中年男人的油膩玩笑,沒再提起小董,隻說:

“我記得。等你來京,我安排飯局。你不是早想認識京圈的導演和製片人?我介紹給你認識。”

朋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