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乾就乾,這個一直是姬昊的性格。古法造紙其實是不難得。大體有幾個步驟采料碎料、洗滌、浸石灰水、蒸煮、打爛、打漿、抄紙、曬紙、揭紙,就完成造紙。過程看似複雜,但是每個過程都是獨立分工完成。
原料可以用網、麻、樹皮、稻草等切碎,這些過程很簡單。姬昊隻是交代一下,包括清洗、浸石灰水,族人都會。姬昊就不作講解,直接讓族人之前浸泡的麻纖維去了一桶過來,隻見姬昊倒在鍋中開始命人蒸煮。
姬昊也沒有經驗,不知道蒸煮多長時間。煮著看著,知道纖維開始起糊之後,把起糊的纖維拿出冷卻。命人開始敲打一團糊糊,目的是讓纖維徹底分離。幾個族人敲打了一會,看到纖維被錘的稀爛之後,在敲打過程中,命人做了一副抄紙架。
打碎的纖維倒入水中迅速溶解,因為原料是亞麻,經過石灰水浸泡,纖維是非常白的。所以很快形成白色紙漿,姬昊趕忙拿起抄紙板開始進去小心翼翼抄紙。在處理過程中,兩個作坊的人瞪大眼睛看的仔仔細細。
猿直接拿起竹簡在旁記錄,很快這一份紙漿隻抄出六份抄紙板就看到紙漿。抄紙板在太陽下曬了兩個時辰之後,已經曬乾。紙張已經漸漸從抄紙板上分離跡象,因為紙漿失去水分後,收縮導致。
姬昊小心意義揭下,六張薄如蟬翼的白紙就在這些人眼下誕生。猿拿起來之後,發現非常輕盈。實在太神奇了,姬昊試了一下強大,紙漿打得太薄,強度有點不夠。下次做的時候打得厚一點,姬昊一想紙有了,但是沒有筆怎麼行。
以前寫竹簡全竹製硬筆,在柔軟的白紙上一寫就破。姬昊可沒有現代的抄紙技術,把紙張壓得韌性十足。所以還是需要毛筆,姬昊雖然沒有寫過毛筆字,但是也知道上等毛筆,要用狼毫。就是毛筆的毛要用狼鬃,這個在原始社會最是不缺。
姬昊很快削好一個三十公分長的筆杆,前麵掏空,把取來的狼鬃塞入,用刀子切起狼鬃。一支正宗狼毫毛筆誕生。姬昊先洗了一下毛筆頭之後,開始蘸墨水後,在白字書寫。姬昊想了半天,不知道寫啥。
突然腦子靈光一閃,用大周文字在第一張書寫紙和毛筆的誕生。一張a3紙張大小,寫明了紙張製作流程和毛筆製作方法。因為竹簡是豎著書寫的,所以姬昊也是習慣豎著書寫。猿拿起毛筆看了一看,又看了那張寫滿文字的白紙。這麼多文字需要一個竹簡才能寫完,現在一張紙就能解決,實在太神奇了。
猿自己拿起那隻毛筆,在一張白紙記錄姬昊帶領族人與什麼時候創造出紙和筆,猿剛開始寫的時候根本不好掌控,他好歹也是大周文字創始人之一,很熟悉。但是毛筆是軟的,特彆難以把控。
猿也是心靈手巧之人,很快就掌握訣竅。其他的人開始羨慕不已,但是他們不敢說讓自己試試。隻能小心翼翼拿起觀看,嘖嘖稱奇。
姬昊直接讓猿成立造紙坊,僅大周城可以製作,技術需要保密。對外宣稱大周自行製作而出,避免其他族群說姬昊偏心。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