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應該先聯係生活報,要求報紙撤回失實報道,刊發更正道歉說明。”
許方看了網上不少罵沈明洲成績差的話,此時嗤笑道“現在已經不是報紙的問題了,而是沈明洲的問題。你看看網上討論焦點是什麼,是他成績差這是事實”
所有人的視線都落在他身上。
許方是沈明洲的科任老師,話語權更高一些。
李國富沒想到許方會突然嗆聲,愣了愣,表情凝重的回道“事實歸事實,我們要報紙澄清的是報道失實的地方,比如六千萬的事情,還有研究成果超過國際水平的事情。沈明洲成績再差,跟他請假做實驗沒有關係。”
許方憤憤不平還想辯解,“怎麼沒關係了”
“吵什麼”
杜校長沉聲打斷許方,“我們討論的是怎麼解決問題,不是推人出來擔責任。李國富,你的提議很好,生活報的澄清要做。”
“但是網絡上麵的討論,基本脫離了新聞報道本身,集中在沈明洲成績的問題上了學校的聲明措辭,必須謹慎。這關係到學生的名譽和未來。”
差生能有什麼名譽和未來
許方心裡不屑,張口說道“就算為了學生,學校也不能發假聲明吧,沈明洲那成績”
杜校長的電話突然繼續響起來,他也沒心情聽許方說什麼,立刻抓起手機,神色忐忑的接通。
“王局你好。”
一聲王局,會議室裡低聲討論都靜了下來。
教育局的王局長親自給杜校長打電話,能是什麼事
肯定是為了炒作天才的輿情啊
“確實有這麼個事。”杜校長點頭。
果然。
“我們正在抓緊時間研討解決方案,保證給出一個滿意的答複什麼”
會議室的視線瞬間銳利的直視杜校長,唯恐他下一句話就是道歉賠禮,祈求對方網開一麵。
然而,杜校長表情漸漸緩和,露出得救一般的笑容。
他連聲道謝,掛掉電話,寬慰會議室裡心緒不安的教師們,“待會市裡專門派人過來調查了解情況,而且,還會帶上這方麵的專家。”
“什麼專家”楚立輝好奇問。
不知是誰激動答道“肯定是輿論輿情處理的專家啊”
澄明中學缺的就是輿論輿情應對專家。
學校成立至今,登上新聞報刊、引起討論的學生,無一不是成績優秀,獎項滿身。
像沈明洲這種負麵情況,還第一次遇見。
稍不注意,處理不好,損害的不僅是學生,還有澄明中學的榮譽。
等待許久的救兵,從市裡教育局專門趕來。
杜校長遠遠就見到了王局長。
對方不是一個人來的,王局長陪同在一位老先生的身邊,一路為他講解澄明中學光輝的教學曆史。
老先生精神矍鑠,戴著一副老花眼鏡,穿的是鐵灰色中山裝。
王局長過來,率先給杜校長介紹道“這是謝老師。”
也許是王局過於恭敬,也許是老人家文化沉澱。
同樣是老師,澄明中學教師們,都能感受到謝老師與眾不同的氣質。
杜校長也不多問,開門見山的說道“感謝領導來學校指導,這次的事情太特殊了,我們沒有處理輿情的經驗,麻煩大家走這一趟。”
“小事情,小事情。”王局擺擺手,“學生又沒違法亂紀,新聞胡亂報道的行為,我們會發函要求撤稿道歉就行了。然後,市裡也會發布相應的公告聲明,要求網絡媒體不要隨便炒作未成年,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專業人士專業處理,讓杜校長定心不少。
順便從頭到尾講了講沈明洲的情況。
學生成績雖然差,但是實驗做得非常好,所以吸引了企業六千萬設備投資建設實驗室。
王局身邊的謝老師聽了許久,忽然出聲道“既然你們說學生在做實驗,那我們就去看看。”
杜校長疑惑道“謝老師,其實學生的實驗,沒有報紙報道的那麼誇張,隻是一個參加比賽的小實驗而已。”
“小實驗”謝老師笑了,“能吸引企業六千萬投資的實驗,都快趕上國家項目了,我看不小。”
這話又像玩笑,又像暗示。
杜校長拿不準謝老師的態度,王局卻直接做主道“謝老師要看,那就去看看。”
越是臨近創新科技大賽,實驗室的人越少。
其他參賽項目的學生,早早完成了實驗報告和說明材料,隻等開賽報名。
而沈明洲和歐陽,熬夜的時間無限加長。
隻為了跨過光電轉換率60的坎兒。
實驗要做,報告要寫。
歐陽博藝參加一個比賽,提前感受到了正規實驗室的氣氛。
哪怕隻有一位“老師”,哪怕數據明明白白,她都感受到自己茂密的頭發在揮手。
早晚會禿。
實驗室,歐陽按照沈明洲的要求,做著實驗圖表,忽然聽到門外有人叫他們。
她慌張的站起來,發現校長帶著一群人進來。
歐陽不明所以的喊道“校長、老師好。”
畢竟是學生,突然麵對蜂擁而至的大人,總會有些慌張。
她下意識轉頭去看沈明洲。
那位心裡隻有數據的搭檔,果然沒有注意實驗室多出了不少人。
沈明洲最近熬夜有些恍惚。
他全副身心都放在建模測試之中,屏幕上瞬息萬變的數字,牽涉著背後大量的數據調整、材料狀態。
這是重新更換了實驗核心技術之後的建模,他根據材料特性結合當前設備可以承載的新技術,改進了程序算法,等著看最終的實驗結果能不能將轉換率再提高一點兒。
數字不斷跳躍,他還在思考如果這次失敗,應該換什麼進行嘗試。
忽然,身邊靠過來一個人,輕聲問道“這就是你做的太陽能轉換模型”
沈明洲皺眉轉頭,發現一位年約五六十歲的老人,好奇的盯著屏幕。
“嗯。”沈明洲的視線又落回數據,“通過智能分析計算,可以更快的將太陽能光電轉換整個過程模擬出來,然後給出轉換率數值。”
“具體是什麼樣的呢”老人似乎對這項技術非常感興趣。
沈明洲沉思片刻,說起了整個太陽能轉換技術的基礎,從材料吸光性開始,講到最後計算機的模擬演算。
包括這台智能分析儀正在做的事情,他都慢慢的說了出來。
老人突然問道“現在你們轉換率能達到多少”
“5824,這是換材料之前的最高結果。今天換了算法,也換了材料。”
“哦,這麼高”老人更好奇了,“那你換了之後,能達到多少”
“我不知道。”沈明洲盯著屏幕,搖了搖頭,“我在等。”
實驗室裡安安靜靜,教職工們從謝老師過去和沈明洲搭話的時候,都集體陷入了沉默。
沈明洲的講解,在場大部分人聽不懂。
什麼吸附什麼催化,什麼特定條件的轉換和建模的規則。
他們教了這麼多年的書,還第一次隻能看著沈明洲和謝老師交談的背影,懷疑自己是不是學漏了什麼高中知識。
杜校長跟他們一樣困惑,可偏偏王局長不說話,所有人都隻能陪著沈明洲,等一個未知數字。
設備快速運轉,屏幕上程序終於跑出結果。
就在進度快要拉滿的瞬間,沈明洲的神經繃緊,整個人都緊張起來,目不轉睛的盯著屏幕
6012
沈明洲露出淺淡的笑意,繃緊的神經瞬間放鬆下來。
他轉身正打算將數據告訴歐陽,通知搭檔準備更新實驗報告,就發現身後站了無數人。
沈明洲視線劃過熟悉的老師們,困惑的問“老師,出什麼事了嗎”
許方見沈明洲一無所知,心裡升起得意,卻故作恨鐵不成鋼的語氣歎道“沈明洲,你闖大禍了居然還有心情關心什麼數據。”
在場的教師們麵色訕訕。
他們為了沈明洲急得愁眉苦臉,這孩子,竟什麼都不知道。
呆愣在屏幕前,反複看了無數次結果的謝老師,聽了這句話,突然道“你不懂”
他摘下眼鏡壓抑不住笑,看許方的眼神微眯,神情喜悅,“這個數據才是最值得關心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