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裡斯也是其中一位。
年輕勇敢優秀,博士畢業就進入勞倫軍備,是一位前途無量的工程師。
然後,死於工作的第一年。
勞倫軍備聲稱莫裡斯是自殺,可是阿爾伯特律師與莫裡斯的導師阿諾德教授,堅持勞倫軍備謀殺論。
雖然沒能以謀殺結束,勞倫軍備仍是付出了巨額賠償,從此與這兩位老先生關係惡化,全美皆知。
在這則重訴謀殺案的新聞報道裡,阿爾伯特律師斬釘截鐵的說道:“我們已經掌握了勞倫軍備雇凶殺人的證據,將提交給法院,為莫裡斯伸張正義。”
謀殺率居高不下的美國,死去兩三年的人無法得到真相,已經屢見不鮮。
兩位老人十九年後重訴,很難不讓人聯想到醜聞事件上。
沒等他們得到準確的回答,網絡上沸沸揚揚的興起了推理論證。
似乎一切都指向了“沈明洲和邵煉為了阿諾德教授的夙願,入侵了勞倫軍備服務器,把資本家的醜惡公之於眾”這一事實。
遠在中國的邵煉,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比網民朋友還要愣。
他並不認識莫裡斯·凱爾。
在他還未奔赴美國的時候,這位名義上的師兄,早化為了一抔黃土,成為了“阿諾德教授與勞倫軍備有些恩怨”的代稱。
時隔多年,得知了“恩怨”詳細由來的邵煉,並不能從浩瀚的罪證裡回憶起莫裡斯的記錄。
但這不妨礙他理解阿諾德教授為什麼不願隨他們來到中國。
那是他的國家,有著他的牽掛,甚至在墓碑之下,埋葬著他親愛的學生。
即使麵對血腥恐怖的黑暗,他也願站出來發出聲音,為亡者尋回應有的公道。
垂垂老矣,未改初心。
沈明洲問道:“這是你所說的自殺那位室友嗎?”
“不,他不是阿諾德教授的學生。”邵煉搖了搖頭,眼眶有些紅,“那時候我還沒有去美國。我現在才算是知道,為什麼室友自殺之後,阿諾德教授叫做他的助手,幫他的忙了。”
一開始,阿諾德教授隻是偶爾照顧著他。
錄一些小視頻,看他做實驗。
平時的空閒時間,放任他回去宿舍,和學生們共同生活。
直到發生了室友自殺的事情,阿諾德教授才像是意識到邵煉的格格不入。
傲慢冷漠的中國孩子,並不會如他想象的那樣受到學生們的歡迎,隻會給周圍的人帶來壓力。
所以,那一刻起,阿諾德教授時時刻刻把他帶在身邊,無微不至的照顧著。
阿諾德教授不是天性善良到把每一位學生當成孩子教養。
他隻是不願再一次見到,自己的學生受到室友自殺的影響,變成第二個逝者。
國內國外,所有的信息都帶領著吃瓜群眾看穿真相。
連帶著敏銳的新聞記者,都不會放過美國實驗室和沈明洲有接觸的人。
負責人身邊有著無數的媒體朋友。
從工作性質來說,碼代碼的和碼新聞稿的人,有著繁忙熬夜的共同性。
終於,在他們聚會上,有一位朋友問道:“你是不是也在關注這件事的進展?”
“沒有。”負責人端著啤酒,像一個單純的加班黨,“整天和Dr.沈加班搞係統,我已經不關心什麼政客了,我隻關心明天能不能休息。”
笑聲圍繞著這些因為暢聊著政黨醜聞的人。
他們本該憤怒的加入民眾的聲討中,卻因為執政黨清理門戶的迅速和勞倫軍備的倒台,變得平靜無比。
這不是一件好事。
但發生在大選之前,幫助他們這群手握選票的人,排除了一個錯誤選項。
政治總是與幕後陰影一般肮臟。
至少他們可以選擇看起來比較乾淨的總統。
所有人都在舉杯,為新的總統誕生熱烈慶祝。
負責人喝得有些醉,腦海裡一直浮現出沈明洲所說的話語。
“如果這是民主宣稱的平等正義自由的國度,那麼美國人民應該會做出符合美國精神的選擇。”
他為正確的選擇感到高興,也為美國的未來充滿期待。
保守秘密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也許他會選擇去世的時候,把真相寫在墓誌銘上,告知這個世界自己所見證的勇敢。
大約可以寫——
“我曾見一個中國人,為了美國人應該享有的正義平等自由,做出了普通人無法理解的選擇。而我,為他保守秘密,隻是想見到這樣的時代真正來臨”。
隻可惜,這個中國人,恐怕永遠都不會拜訪民主的美利堅了。
作者有話要說:我是一更君,是的,還有二更君!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