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科考的試題,孔衝遠還給了注文,刑疑附輕,賞疑從重,忠厚之至。
葉無忌誤以為是“賞疑從與,罰疑從去”,於是緊緊抓住這一題目,本著忠厚寬大的原則,闡述“使天下相率而歸於君子長者之道”。
“咦?原來是老夫眼拙了。”
張太嶽看了開篇幾句之後,還以為金陵科考有貓膩,可看到最後,大笑出聲。
“先生,何故發笑?”趙宣和不解,其餘人也是大為不解。
“今年的秋闈,孔衝遠在題目上耍了一個小心思,所以應試的文章裡佳作很少。”張太嶽越看這篇文章越是歡喜,“北方的文章,都不儘如人意。唯有這篇文章特色鮮明,是為佼佼者。他拿解元,理所應當。”
試卷,遞到了嚴慶臣手中,嚴慶臣看過之後,仔細品讀,猛地瞪大眼,“葉大人,此文章和你的文風相近……嗯,我說怎麼那麼眼熟,我兒的秋闈文章,也和你的文風相近。”
葉希人立刻掀開糊名的一角,看完之後先是愣了一下,很快笑了,“拋開政見不談,葉尚書確實生養了一對兒好兒孫啊。老夫在金陵時,正好和葉守正是鄰居。也不知道怎麼被葉幼安那小子忽悠的,稀裡糊塗地就成了葉守正的坐堂先生。”
“……”葉天祥整個人都亞麻呆住了,不可置信地看著眾人,“我,我,我兒真的中了解元?”
“陛下。”張太嶽略微沉思後開口,“父子三人恩科,一狀元、一解元、一舉人,在我朝也十分罕見。江寧縣令三屆任期已過……老臣建議讓袁簡齋回京述職,葉無塵出任江寧縣令。”
老東西葉無忌,是皇帝的專屬財神爺;老東西的兒子就是皇帝的筆友。
愛屋及烏之下,趙宣和自然同意張太嶽的建議,“說起來,袁簡齋做了三任江寧縣令了,也該調任回京了。準備擬旨,袁簡齋回京城述職,候補舉人葉無塵,出任江寧縣令。”
**!
我剛晉升,就搞這出,這尼瑪不得有**劾我遙控金陵?
“陛下,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啊!”葉天祥急忙叩首:“曆朝曆代,還沒有候補舉人直接調任縣令的案例。臣晉升封爵,已經是皇恩浩蕩,不能再過多奢求了,還望陛下收回成命!”
葉希人捋了捋胡須,作為葉天祥最大的政敵,他也是最了解對方的存在,不用動腦都知道葉天祥怕的是什麼。
“陛下,臣認為葉尚書說得對。”葉希人清了清嗓子,“袁簡齋此人,性格複雜矛盾,給他一州一縣,他能治理得井井有條,能做到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可要說讓他進京為官……恕臣直言,用不上一個月,此人輕則調任遠方,重則發配。”
“陛下,臣同意禦史大人的說法。”嚴慶臣拱手行禮道,“如果陛下執意要賞賜,不如賞葉無塵一個江寧縣丞。從縣丞做起,一步步地磨礪。等將來袁簡齋調任,再晉升也不遲。”
趙宣和滿意地點點頭,看向張太嶽,“先生,覺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