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印詩集,還要我自己花錢,哪來的道理?
葉修很氣,後果很嚴重,“出版之後,賣的錢歸誰?”
“當然是歸印書局了。”衍公說得不容置疑,“出詩集是所有文士夢寐以求的事情,印書局得了錢,文士得了名,一箭雙雕。”
“你覺得我爹是缺名聲的人嗎?”葉修就感覺很離譜,“那版權費用呢?”
“什麼是版權費用?”衍公不解。
“我問你,讓你自己掏錢印詩集,你會同意嗎?”葉修一臉生無可戀。
“我同意呀,一萬個讚成。”大和尚不假思索。
葉修瞬間陷入沉默,想想上輩子古代的圖書出版,徹底明白了。
在雕版印刷的年代,想出版詩集,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出版也無外乎三種情況:自己掏錢出自己的詩集;欣賞作者詩詞的達官貴人資助;出版商要以此牟利而出詩集。
一切都是自費的,作者實際上沒有錢可以拿。
想要賺取稿費,要麼去抄書,要麼有人約稿,這個叫做潤筆費。
肖掌櫃就曾經說過,書坊掙的不是賣書的錢,而是出書的錢。
在沒有版權概念的世界,作者關心的也不是能賺多少錢,而是能不能揚名立萬。
隻要能出名,將來才會有人約稿,才會有人給更豐厚的潤筆費。
包括現在,版權概念也是90年代才有的。
如果沒有王朔,作者拿的也僅僅是稿費。
出版說白了和古代一樣,為的是那個名頭。
“大和尚,我從來不乾賠本的買賣。”葉修當場拒絕,“你派人把肖掌櫃請來。”
“可我已經和官刻約好了,這……”大和尚一臉為難。
“我不和官刻仿合作。”葉修說得斬釘截鐵,“書籍方麵隻和肖掌櫃合作。”
“那……那行吧。”大和尚重重地歎了一口氣,派小沙彌去請肖自在。
“大師,撰稿人沒有版權費、稿費,這是陋習。”葉修拍拍大和尚的肩膀,“我要改變它,讓天下的窮書生,都能靠寫書掙大錢。”
“不是所有人都這麼愛錢的。”衍公歎了一口氣,“師弟,還是拜佛吧,淨化下你庸俗的心靈。”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全新修建的無量殿。
不是親眼所見,葉修是真不相信大和尚隻貪了一點點。
幾乎所有人,都好像變成了虔誠的佛教徒。
大和尚也真是奢侈,整個無量殿的牆壁,全貼上了五色琉璃。
沈萬山和葉無忌兩個名字,拍在捐贈牆的第一位,十分惹眼。
大殿內的頂部,是黃金寶珠,周圍鎏金紋飾。
宛若盛開的蓮花,一層疊著一層。
巨大的無量壽佛,閃爍刺眼的金光。
大和尚點燃了佛香,董如是和趙悠悠虔誠地叩拜。
在無量殿的後院,是一座九層寶塔。
登上寶塔,金陵美景一覽無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