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科舉考試的試卷與後世大型考試有些相似, 一般由考試題目、答題紙和草稿紙三部分組成。
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答題紙。答題紙上印有紅色方格線,作答時需要萬分小心,一旦出現錯字、彆字, 或是塗抹、改動、墨點, 那這份試卷便會直接被考官歸為“落卷”, 不會被取用。
答題紙的右上角有一塊空白的區域, 需要填寫考生的個人信息。等考生交卷之後, 這一部分就會被彌封起來, 這一過程又被稱為“糊名”,也算是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考試的公平性。
本朝縣試之後的其他考試,除了糊名之外,還會實施“謄錄”製度,即將考生的試卷全部謄抄一遍, 杜絕考官通過字跡和暗語給考生“人情分”的可能。
而縣試之所以隻糊名不謄錄,是因為這第一場考試考察的本就是基本功,而書法,便是這基本功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唐宋時期的吏部選官時, 講究以“身、言、書、判”擇人,其中的“書”指的便是書法, 可見有一手好字的重要性。
王謹於書法一道下了不少功夫。因他的腕力遠超常人, 再加上長期修習內功, 眼明手穩, 對力道和速度都控製得極好, 練起字來要比旁人輕鬆不少。
但俗話說“寫儘八缸水, 硯染澇池黑。博取百家長, 始得龍鳳飛。”想要寫出一手好字, 最重要的還是勤於練習。
係統商店裡有許多物美價廉的紙墨, 王謹每日都要堅持練習好幾張大字,如今,他練過字的紙張已經堆滿了儲藏室的好幾個架子。
而說到“博取百家長”,係統的數據庫和商店裡都有許多名家真跡,除了王羲之的《樂毅論》之外,王謹偶爾也會臨一些其他的字體,這其中就包括趙孟頫的楷書。
趙孟頫出生於南宋末年,此時還沒有,未來也可能不會有這個人。因此,王謹便非常不見外地研究了一番他的楷書,並將其與王羲之的小楷結合起來,順理成章地做到了“自成一派”,倒是讓齊秀才等人狠狠地吃了一驚。
或許是為了不過早遏製書法的發展,太/祖在位時並沒有推出明清時期的科考專用字體——館閣體,隻是規定正式的公文書寫必須用楷體。時間長了,科舉考試時,大家也都約定俗成地使用楷體。
而楷體也有是許多不同風格的,王謹臨的趙孟頫的楷書,據說就是館閣體的雛形。
館閣體講究“烏、方、光”,即烏黑、方正、光潤。隻是墨分濃淡,字有千形,後世學者對於館閣體的詬病,大多都是由於其束縛了書法家們的發揮,造成了“千人一麵”的情形。
但在這個館閣體還沒有出現的朝代,這樣橫平豎直、整整齊齊的字體,對於閱卷的考官來說,想必是非常賞心悅目的。
畢竟,以他的年齡和閱曆,想要寫出什麼“風骨”,那就有些太過刻意,所以暫時也隻能靠工整和俊秀取勝了。
王謹提筆蘸墨,先在答題紙上填好自己的個人信息,接著便將答案工工整整地寫在了草稿紙上。
這草稿紙也是不能隨意帶走的,收卷的時候會被一起收上去,可能會被作為評卷時的參考。
比如,在考官需要取舍兩份水平相差無幾的試卷時,他也許就會找出這兩人的草稿紙,看看哪一位考生在草稿紙上的字跡更好。
因此,哪怕隻是打草稿,王謹也寫得十分認真。
沒花費多長時間,他就將答案全都寫在草稿紙上了。抬頭看了一眼天色,發現時間還早,王謹便從考籃裡拿出了自己的午飯。
由於考籃裡的食物在入場時要被搜檢,連饅頭也要被掰開。因此,鄧氏今日給他準備的是一份炒饅頭丁。
切成丁的饅頭裹上蛋液,再配上切成丁的瘦肉和蘑菇,一起下鍋炒至兩麵金黃,成品酥脆美味,還非常頂餓。
鄧氏刀法嫻熟,每塊饅頭丁都被切得隻有小拇指甲蓋那麼大,衙役檢查的時候也隻是隨意看了一眼就放過了,倒是讓王謹悄悄鬆了一口氣。
炒饅頭丁配上鄧氏秘製的小鹹菜,王謹這一頓飯吃的還算滿意,也仗著藥力大大方方地喝了好幾口水。
吃飽喝足並擦過手後,他便開始謄抄答案。
在身側衙役驚訝的注視中,很快,王謹便正式答完了這份試卷。不過,他卻並沒有打算現在交卷。
畢竟,他這虛十一歲的年紀已經夠顯眼了。太早交卷,很有可能會給縣令留下一個“這廝年紀這麼小果然沉不住氣”的印象,萬一縣令心情不好想要壓一壓他,那可就麻煩了。反正他也不是坐不住。
而王謹用來打發時間的利器就是——係統遊戲裡的圍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