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 42 章(2 / 2)

這位國丈爺姓趙,是當今聖上的老師,人稱趙太傅。

本朝開朝至今的近百年時間裡,天下太平,文風漸盛,於是就出現了那麼兩個人,先後創下了連中六元的神話,而這趙太傅就是第二位。

趙太傅出身於太原城裡的書香世家,為人瀟灑不羈,特立獨行,高中狀元之後,在翰林院沒呆幾年就辭了官,之後就一直在四處雲遊。

直到後來傳出當今聖上,當時的晉王拜他為老師的消息,趙太傅才再一次回到人們的視線裡。

雖然人人都知這趙太傅是一位連中六元的天才,但當時的朝中也沒人覺得他是個威脅。而至於趙太傅在當今聖上造反起事的過程中究竟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這一點至今沒人清楚。

聖上登基後,趙太傅還是繼續窩在太原城裡,說什麼也不去京城幫他女婿。

這趙太傅家中藏書甚多,甚至還有傳聞說,他是北宋著名詞人兼重度收集癖——李清照,和她那有著同樣愛好的丈夫趙明誠的後人。

說到李清照,這位婉約派的代表流傳到後世的詞作主要有兩種風格,前期多寫悠閒生活,後期多悲歎身世,情調感傷。而這當中的變故,便是那一場改變了許多人命運的靖康之變。

李清照自小便喜歡搜集書畫金石,按照前世的曆史進程,金兵入據中原時,李清照南下避難,但即使是在如此險要的環境中,她也沒放棄自己多年的珍藏,“凡屢減去,尚載書十五車”,刪刪減減一番斷舍離之後居然還剩下了十五車,可見其藏品之豐富。

李清照在北宋末年就已揚名汴京城,但本朝開朝後的史料上卻並無多少對她的記載。許多人都猜測,李清照與其夫趙明誠應該是在北宋末年天下大亂,各地頻頻起義的時候選擇了隱居。

而至於人們對趙太傅身世的猜測,還要說到前兩年晉原書院成立,趙太傅將他的藏書向眾人展示的時候,不少人都發現這藏品與李清照夫妻二人所撰的《金石錄》當中的記載多有重合。

再考慮到趙太傅的姓,便有人都提出了趙太傅是李清照後人的這一猜測,但趙太傅本人從未證實過。

在王謹看來,這也不是不可能。雖然曆史上李清照和趙明誠夫妻二人並無生育子女,並且北宋末年,李清照的生活被太祖這個變數乾涉到的時候,她也已經過了適合生育的年紀。

不過一切皆有可能,說不定李清照高齡產子,也說不定他們選擇了過繼。

總之,就算趙太傅不是李清照的後人,但毫無疑問他本人也是一個症狀不輕的收集癖。

據說,那晉原書院的藏書極為豐富,還有許多早已失傳的孤本古籍。王謹不得不承認,這些前世沒機會得見,如今在係統商店裡也買不到的東西,對他實在是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除了大量的藏品之外,還讓王謹對晉原書院充滿好感的一點就是,其入學考試極為嚴格。哪怕家裡的背景再深,從前的成績再好,名氣再大,想要就讀,也同樣得乖乖參加入學考試。

而至於師資力量,當今聖上為了表達自己對老丈人晚年創業的支持,親自挑選了幾位已經致仕或是即將致仕的文官,連帶著自己的推薦信,還有各種珍貴的藏書藏品的刻本摹本,一起打包送去了太原。

皇帝親自安排的退休後再就業,還是去給皇帝的老丈人打工,這些被挑中的人自然是不敢起什麼不滿意的心思。不過畢竟教書的工作並不繁重,太原城距離京城也並不遠,據說這幾位老人家如今也是過得如魚得水。

老師們都是兩榜進士,且有豐富的為官經驗,學生們的水平也都不低,更沒人敢在趙家的地盤上鬨事,據說如今這晉原書院的學習氣氛非常濃厚,還有不少外省的學子千裡迢迢地趕來報考。

哪怕不考慮創始人跟皇家的淵源,單憑其豐富的藏書和對學生的篩選,就足夠讓王謹心動了。

而他如今之所以還有些猶豫,是因為,書院和官學不同的一點就是,書院的抱團現象非常嚴重。

如果兩人是某地官學的同窗,那他們將來走上仕途,也頂多就是有個同鄉的情誼。

但書院就不同了,“某某書院出身”,將會是伴隨你一生的標簽。如果兩個人在同一所書院就讀,那他們就是天然的同盟。而如果你和當朝的某一位閣老曾經就讀過同一所書院,那所有人都會默認你屬於他的派係,當時候想當個純臣都難。

再加上,這書院還是外戚所建,朋黨之爭、儲位之爭,王謹已經能想象一旦選擇就讀晉原書院,將來會多出多少麻煩。,,網址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