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許多人都認為, 中國最早的“城市化”就發生在宋朝,還有人將宋朝稱為“現代的拂曉時刻”,不少國外的學者都忍不住驚歎“十三世紀的中國, 其現代化程度實在令人吃驚。”
太/祖的出現無疑加快了這一進程,親眼看著清源縣在商業刺激下產生的巨大變化就已經足夠讓王謹震撼,而如今親身來到一個真正的商業化大都市, 更是讓王謹產生了一種仿佛回到現代的錯覺。
或許是因為本朝數次的翻新以及之後幾代晉王對封地的治理, 如今的太原城,比王謹想象的要年輕許多, 古樸大氣的建築中,處處都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街道寬敞平整, 還按功能分出了行車、行人、擺攤、臨時停車的幾個區域, 顯得極有秩序。
街道兩旁商鋪林立, 城中心的主乾道上佇立著許多大型的錢莊、布莊、酒樓、客棧、當鋪、醫館等等,每一家店都占著好幾個鋪麵, 人來人往, 好不氣派。
而小街小巷上則又是另一番景象。
曾有人說過, “城市商品經濟的魅力,並不在於它製造了少數富商,而是因為城市商業可以吸納數量更加龐大的農業剩餘勞動力,創造無數的就業機會。人們湧入城市, 借助城市經濟之力, 能夠輕而易舉地成為一名小商販, 得以養家糊口。”
太原城裡的攤販種類比清源縣要多出許多,販賣各類吃食點心的攤檔就已經讓王謹看得眼花繚亂, 在逛街的過程中, 他甚至還發現了貓糧攤、狗糧攤、寵物美容檔、修鞋攤、假發攤等等, 這一切都讓他覺得有些恍惚。
雖然在前世《東京夢華錄》的時候就已經驚歎過一次了,但親身經曆的衝擊力依舊是巨大的。
看著街上被人抱在懷裡,穿著小衣服的小貓咪,還有毛發被梳得整整齊齊乾乾淨淨,套著項圈拴著繩子乖乖跟在主人身後的小狗,再想到之前大哥王謙從村子裡抱回來的那兩隻灰頭土臉,毛色雜亂的小土狗,王謹隻覺得自己簡直就是一個沒見過世麵的鄉巴佬。
不過,被大城市震撼到的王謹也沒忘記正事。走街串巷了一整日之後,王謹也大概了解了太原城裡飲食行業的現狀。他忍不住在心中感歎,這個地方,簡直就是碳水愛好者的天堂。
山西是麵食之鄉,而省會太原當屬麵食之都。
太原城麵食的種類極多,光是常見的,就有包子、饅頭、餃子、鍋貼、畫卷、油糕,刀削麵、手擀麵、貓耳朵、揪片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各種花式的流尖兒、抿尖兒、搓魚魚、拔爛子等等上百個品種。各類跟麵食有關的酒樓和飯鋪的密集程度已經達到了一種非常恐怖的地步,真可謂是“星羅棋布”、“無孔不入”。
本朝人民生活富足,在原有的曆史基礎上還開發出了許多新的麵食品種。擀、切、搓、剃、揪;煮、悶、炒、炸,在麵食上,山西人真可謂是做到了極致,王謹自覺他也很難再玩出什麼新鮮花樣來。
隻是,由於太原城的地理環境隻適合小麥、玉米、高粱這一類耐寒的作物生長,整個太原府,甚至整個山西省,也就隻有清源縣能種植水稻。再加上當地人普遍偏愛麵食 ,因此,想要做一個長久的吃食生意,王謹還是得在這麵食上下功夫。
既然如此,那就得另辟蹊徑才是。
捋了捋腦中的思路,很快,王謹就想到了暫時還沒有被山西可怕的麵食大軍占領的一片飲食荒漠——魚。
前世,他曾聽說過,舊時,在山西一帶,許多人都不愛吃魚。甚至還有傳聞說,哪怕是天災發生的時候,許多老百姓寧肯吃樹皮,也不願意吃魚。
對於這個傳聞,王謹雖然不能全信,但這種說法顯然也是有據可循的。首先,這魚也不是能隨隨便便捉到的,而就算捉到了,也不是人人都會處理的,再加上,古代信息的傳遞還是太容易受限,有一些閉塞的地方,但凡祖上有一個人被魚刺卡死,之後幾代人可能就真的不會去吃魚了。
不過說到天災,王謹心想,山西曆史上大多數的天災都是旱災,既然天都旱了,河都乾了,那還哪裡有魚…
雖然對“寧吃樹皮都不吃魚”的說法持懷疑態度,但說到“舊時許多山西人不愛吃魚”這一點,通過這十多年的觀察,王謹覺得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畢竟,山西本就不是什麼水源充足的地方,魚自然也不多,如今也不像後世,隨隨便便就能吃到天南海北的特色食物,擅長做魚的江南師傅不會沒事乾跑來山西做魚,自然也就很少會有跟魚有關的菜品了。
再加上,潛意識裡,大多數人好像都認為“魚”是要配著米飯吃的。因此,哪怕清源縣水源充足,並不缺魚,哪怕他們王家還有兩位熱愛廚藝的女性長輩,可在王謹的記憶裡,好像每年最多也就能吃個三四回,還大多都是最最簡單的烤魚。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吃魚,實在是有些麻煩。相比起海魚,大多數的淡水魚的魚刺都是比較多的,山西地處內陸,魚的種類有限,刺都算不上少,每吃一塊魚肉都得挑半天。許多習慣大口喝酒、大碗吃麵的山西人都有些不太耐煩做這個。
王謹在太原城轉悠了整整一日,城內大大小小數不清的酒樓飯鋪裡,也就隻有不超過十家的菜單上有跟魚相關的菜式,其中就包括範家的酒樓。而這幾家店做的也大多都是最簡單的蒸魚,再配上一碟醋,再多的就沒有了。
而接受過後世網絡上美食轟炸的王謹腦袋裡卻是著許許多多的菜式。
至於說,魚隻能配米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