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側寫師13(1 / 2)

始於聊齋 非摩安 11826 字 2個月前

側寫師13

亨利·福特(美國汽車大王):走到一起是開始, 凝聚一心是進步,攜手合作才是成功。

·

·

林萊其實認識一個電腦高手,是她從前需要從這方麵挖情報時認識的, 對方嚴格來說是個情報販子,有個代號叫“紅蜘蛛”, 就是《變形金剛》中的那個二五仔紅蜘蛛。

因為是情報販子,所以都是向錢看齊的。

這就不是林萊想要的, 她想要的是個能和她長期合作、最好還誌同道合的電腦高手, 於是林萊就詢問了下紅蜘蛛, 有沒有這方麵的人才推薦。

紅蜘蛛的回答很奇怪:“欸?你不是找到了一個嗎?怎麼你們鬨掰了?”

林萊:“?”

紅蜘蛛:“不是嗎?上次我想要回訪下客戶時, 被攔截了不說——這隻是我改不了的習慣,絕對隻是回訪一下,沒有任何惡意的。”紅蜘蛛說著說著就意識到自己說漏了嘴,趕緊進行補救。

林萊似笑非笑:“我相信你,麥考伊先生。”

紅蜘蛛:“你怎麼?”知道他真實姓名?

林萊:“職業病嘛。你可以理解的,對不對?”

紅蜘蛛:“……”

隻是彆看林萊這麼淡定, 她其實是滿頭霧水的, 因為她根本不知道有誰在加固她電腦的防火牆, 還是悄無聲息到她直到現在才偶然而知。

林萊又仔細問了下紅蜘蛛“回訪”她電腦時的情況, 確定對方更像是她網絡上的守護騎士,隨後就來了個主意,拿著紅蜘蛛線上“回訪”自己以及他真實身份的把柄,讓他給自己在他們那群人經常聚集的網站上開了遊客權限, 發了一個招募帖。

等著對方上鉤。

一分鐘不到, 紅蜘蛛那邊就說帖子變了。

然而林萊這邊顯示的帖子,還是她原本發的招募貼。

林萊像是什麼什麼都沒發生一樣,自顧自地在網上衝浪起來, 其實是搜索下網絡上和希爾被誘拐案有關的信息——這個小女孩被拐案,是馬克的心病,林萊就將這個案件安排到自己要偵破的案件名單中來了,希望還是能給這個十五年前的懸案一個結果。

隻可惜網絡上關於這個案件的信息少得可憐,不像被媒體高度關注的“波士頓屠夫連環殺人案”,還因為就發生在幾年前,網絡上就有很多關於這個案件的報道與相關討論,尤其是波士頓地區。而這個案件,林萊通過內部渠道得知了還有一個幸存者,喬治·佛耶特(Gee Foyet),這是讓林萊很在意的一件事,她直覺地認為這是她要偵破此案件的突破口。

就隻是連警局都沒有這個佛耶特先生的後續資料,這很可以理解,畢竟他是波士頓屠夫手下唯一的幸存者,在死裡逃生之後肯定要隱姓埋名,離開波士頓越遠越好。

可即便如此,該將他找出來的還是要找出來。

就在這時候林萊失去對她電腦的控製權,隨後一個文件夾出現在她的桌麵上。

它一閃一閃的,好像就等著有人去將它打開。

林萊嘗試著挪動鼠標,不意外地發現控製權又回來了。

那個文件夾內存放著的,赫然是喬治·佛耶特的各種資料,包括他被波士頓屠夫砍傷後的醫療記錄,還有他現在的家庭住址和聯絡電話。

林萊擰了擰眉,倒不是說再次確定了對方暗中關注她不是一時半會的了,而是她發現佛耶特先生如今竟然還住在波士頓,要知道“波士頓屠夫”之所以被這麼稱呼,是因為波士頓是他的獵殺地域,所有被害人都是在波士頓被害的。可以說,波士頓就是“波士頓屠夫”的舒適區,他必然和波士頓有著緊密的聯係,那麼作為從他手中僥幸生存下來的人,為何還要留在波士頓?難道有那種“最危險的地方反而最安全”的意識?

林萊暫時記下了這其中的奇怪之處,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她的線上跟蹤者身上。

還產生了一種既視感。

對方好像就隻是來送情報的,送完就要深藏功與名了。

如果不是她的招聘貼被屏了,林萊差點就信了。

林萊還注意到她的麥克風被開啟了,她便說道:“你是看到我的招聘貼來的嗎?”

過了幾秒,一個粗狂有力的聲音傳了過來:“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我之所以會為你發送這份資料,是因為我相信你比那些腦子裡和肚子裡都是甜甜圈的警察更能夠伸張正義,還被害人一個公道!”

林萊第一時間就打開了一旁的錄音設備,錄下了這明顯是用了變聲器的豪放聲音。

接著,還拿過紙筆來,在空白的紙上寫下關鍵詞。

接著林萊針對關鍵詞“警察”,進行了答複:“你是不是誤會了什麼?我可不是什麼伸張個人正義的義警,也不認為警察們維護法律的工作做得不夠好了。如果你真的清楚我是什麼人的話,那你就該清楚我父親就是一個好警察。”

粗狂有力的男聲:“你父親確實是個好警察,可是不是所有警察都是好的,有的警察甚至連自殺與謀殺都分辨不出來!”

林萊反問:“那你做了什麼?給他的甜甜圈裡植入病毒嗎?”

粗狂有力的男聲:“沒有,我頂多往裡麵吐了口水。”

這個人似乎是意識到了什麼,立刻端正了姿態:“我是很嚴肅地在和你談論社會問題,請不要再開這種一聽就會讓人清楚你對待電腦出毛病,都隻會開機重啟的玩笑,好嗎?我會看不起你的。”

林萊強忍著笑意,拿出了百分百的真情實意道:“你確實可以看不起我,畢竟你的電腦技術非常厲害,可以說是我見過最厲害的。”

“真的嗎?”再次端正:“這不用你說。”

“好好。”林萊好脾氣道,她眉眼一轉後道:“所以你隻是一個不求回報的正義使者,不是來應聘成為我少不了的幫手的,那真是太可惜了。”

那邊沉默了幾秒,才傳出了那粗狂有力的聲音:“我們黑客都像風一樣自由,是不會在一個地方停留太久的。”

“酷!”林萊咬了下腮肉才按捺住自己的真實情緒,接著聲情並茂道:“不能擁有你這樣又厲害又酷還和我合得來的電腦專家,更讓我覺得遺憾了。我得去開一下彩燈,來驅散下我的沮喪。”她就是決口不提“你真的不要再考慮一下嗎”。

“我可以幫忙。”

林萊:“非常感謝。”

“你們家怎麼裝了這麼多彩燈?不像我們家就隻在籬笆門上放了個花環。”

新信息再次get.

等到和這名絕對不是來毛遂自薦的、擁有著粗狂有力聲音的、像風一樣自由的天才黑客結束聊天後,林萊先是拔了網線,無聲笑了有一分鐘,這才拿著她那張紙,跑去翻找她的資料箱了。

“青少年”

“與警察有矛盾”

“親近的人被謀殺,卻被警察判定為自殺”---“我破解了這個案件”

“在快餐店兼職”

“布魯克林區口音?”

“籬笆門、花環。非基督徒?”

這些條件綜合起來,足夠林萊在現實中找出這個小孩了。

——即使是那些林萊看到通緝令,才知道的通緝犯,她在檢舉過對方後,都會將他們的資料收集起來,整理成案宗。更不用說那些她先通過“特異功能”發現罪犯,再圍繞著對方找出案件,以及各種證據了,這樣的案件記錄她這邊隻會更詳細。

再者林萊這邊還有個大致的時間線,那就是在紅蜘蛛心血來潮“回訪”她時,可以建立一個時間點,往這個時間點之前查找就可以了。

沒多久,林萊就找到了對應的案卷。

是一個死亡天使案。

所謂“死亡天使”,就是罪犯並不認為自己是在殺人,而是在幫那些承受痛苦的人們解脫,而不管那些被他解脫的人如何想,他們中是有悲觀的,可還是有很多人麵對著病痛保持樂觀態度的。

而這個“死亡天使”,是林萊去布魯克林區植物館時遇到的。

案宗上確實有這個“死亡天使”和被害人們的資料,卻沒有被害人家屬們的詳細資料。林萊又回想了下和黑客小天才的對話,認為他肯定在他認識的被害人被判定為“自殺”時鬨過,還報了警,可當時警察並沒有聽信一個孩子的話,將案件仍是判定成了自殺。

林萊想了想,就打了幾個電話,通過關係找到了那邊警局的記錄。

林萊倒還沒有忘記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個黑客小子通過這個死亡天使案,輾轉找到了她這個破案人頭上,還默默觀察了她和她的電腦,接著得出了她就是隱藏在人群中的“蝙蝠俠”這一結論。先不說這其中涉及到的隱私權問題,就是她又掉馬了??

等一下!

她根本就沒有馬甲啊。

她也不是什麼蝙蝠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