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沒有想到這其實根本就是她很心虛的表現。
畢竟把人家好好的純愛故事給改成了暗黑向的團滅確實是挺那什麼的, 還是這種慘烈的團滅。而且團滅這種事情,雖然她自己是心挺大的, 但問題是觀眾們又不是每個人都是心寬的能裝下太平洋,大家興高采烈的走進電影院結果淚流滿麵的走出電影院, 心情能爽嗎?這可比當初《碟中諜3》隻是死了一個無關緊要的女主角(她自己以為)嚴重多了,搞不好是要被群毆的!
所以基茨導演不是沒有自知之明, 隻不過熊熊的作死之心一直蠢蠢欲動,完全控製不住自己的手跟心而已。
“呼——”露西安等到兩個人的聲音逐漸遠離之後才悄悄的冒出了自己的腦袋觀察一下周邊的環境。嗯, 很好,沒看見人, 十分安全。
“人都走乾淨了, 放心吧。”李奧納多無奈的拍拍女朋友的腦袋。
看她這個可憐兮兮的樣子真是讓人心酸啊。
早知道這樣乾嘛對電影裡麵的人物下手那麼狠?導演這個職業果然不是他能夠理解的,尤其是身兼編劇一職的導演,這些人真是為了電影藝術什麼都能乾得出來!
一時之間, 看著垂頭喪氣的露西安, 迪卡普裡奧先生又想起來了讓他坐上世紀末巨星寶座的那位片場暴君,詹姆斯·卡梅隆先生。當初的《泰坦尼克號》不也是讓男主角掛掉了嗎?還美其名曰悲劇才能讓人印象更加深刻,增加電影的藝術性。看來有才華的人不但想法差不多, 就連結果也差不多,當年的詹姆斯也是因為弄死了傑克·道森而被好多的影迷們寄刀片,還收到了很多的死亡威脅。現在他家女朋友估計也是這樣, 畢竟這部電影裡麵的男女主角實在是太抓人太讓人同情, 唯一值得慶幸的的是大概是這部電影有莎士比亞原著的牌子在前麵擋著, 首當其中的不是她自己而已。
“嗬嗬, 我就知道以莉亞·基茨的節操是絕對搞不出來什麼皆大歡喜的團員結局的,看她以前的黑曆史就知道了。這麼喜歡玩弄人心的導演怎麼可能輕輕鬆鬆的讓觀眾們猜到她的心思?恐怕她現在正在家裡麵看著那些網絡上麵的哀嚎大笑呢!而且這次還拉了一個死了幾百年的人給她擋槍,我很懷疑是不是先有了男女主角全滅的結果她才想著要把電影往莎士比亞戲劇改編上麵靠,以減少自己受到的憤怒攻擊。畢竟她的這部電影雖然是打著莎士比亞的名號,但內核跟內容其實都跟原著差的有點兒遠。”自從跟‘被挖牆腳’之後就跟露西安很不對付的波特曼小姐在跟朋友一起逛街的時候是這麼說的。
不得不說,那句最了解的你人往往就是你的敵人這句話還是挺有道理的,雖然錯誤的地方不少,但至少有一點波特曼小姐是說對了。不管是先有了團滅的想法還是從《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原著中獲取的靈感,經曆了種種的波折之後,《午夜陽光》這部電影到了現在真的是跟莎士比亞老先生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了,除了一個姓氏之外根本就沒辦法從電影裡麵看出莎翁劇的影子,畢竟莎士比亞他老人家可沒把一部愛情電影給搞成黑幫家庭倫理劇!
而鑒於露西安那個偏執狂的性格,電影的編劇一欄上麵是有威廉·莎士比亞這個名字的,所以被這麼懷疑真的是很正常的事情。
“或許是為了衝擊獎項?”米拉·庫妮絲彎下了腰,不是很在意的說。
雖然她跟娜塔莉·波特曼是名義上麵的好朋友,但實際上的情況到底是什麼她心裡麵一清二楚。
娜塔莉過於清高的性格本來就讓她在好萊塢的地位比較尷尬。而且她本身的演技和形象也很有局限性,完全算不上是主流演員,更多的是在一些獨立製片作品裡麵混跡。如果不是還有當初的‘星球大戰前傳’係列的底子跟那個不斷標榜著自己是多麼‘猶太’的猶太人身份的話,這位女士早就無限邊緣化了,簡直是一手好牌打的稀爛!
就比如說這位莉亞·基茨導演。說老實話,如果換了米拉·庫妮絲自己,她肯定是會借著那個當初被炒作緋聞的機會跟對方交好並且站在同一戰線結成聯盟。大家都是哈佛學生,又都是猶太人,這是個多麼好的機會啊!努力的抓住每一個從身邊經過的機會不正是演員應該做的嗎?彆管當時的莉亞·基茨是多麼的年輕,她至少手中有了一部作品,導演這種生物,本身就是演員需要擴展的人脈跟資源,不知道多少演員都希望自己有個好基友導演,能夠在發跡了之後拉自己一把。
就像是大衛·芬奇之於布拉德·皮特,每次皮特要掉到底的時候這位大導演就會伸出手把對方給拉回來。如果當初娜塔莉跟莉亞·基茨成為了朋友的話,那麼她的電影肯定會在條件可能的情況下跟她合作。看看艾米·亞當斯,不就是在《Flyboys》之後抱緊了對方的大腿,甚至還為了這個係列推掉了好幾部前途不錯的電影,好處不就立刻出現了?
米拉又想起了最近在媒體上麵狂轟濫炸的《午夜陽光》。
“從一個愛笑的陽光女孩兒轉變成為一個果斷的黑幫老大,艾米·亞當斯的處理可以算的上是毫無痕跡,渾然天成。她用一種無比自然的表演方式讓這個角色的轉變過程毫不違和,緊緊的抓住了觀眾們的目光跟眼淚,即使是電影中那些非常出色的男性演員們也無法遮蓋住她的光彩。這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完全值得一座小金人!”《芝加哥太陽報》是這麼形容艾米·亞當斯的演技的。
這部電影雖然是群像電影,可是男女主角的戲份並不弱,尤其是兩個人擔當的是一個線索的作用,從他們身上開始發散劇情的觸角,作用可以說是非常的大了。
而kiki本身,即使是他的演技看起來進步了,可是那也隻能糊弄一下觀眾而已,就像是當初的《生死時速》跟《黑客帝國》,屬於典型的戲保人不說,還有導演死命的給他加‘特效’,就算是有進步,也沒進步到能夠讓各種獎項為他敞開大門的地步。
可是艾米就不同了。她本身拿過奧斯卡的提名,是被劃分在演技派的那一欄裡麵的。安娜的這個角色又實在是有些難度——不像是伊桑那樣自始至終都是一種性格,而是從最初的陽光善良變成了一個逐漸走向了黑暗的女性,這種轉變一個詮釋不好就很容易變成浮誇做作。所以在露西安的折磨之下表現的非常出色的艾米也就格外的讓影評人們誇讚。
這種情況立刻就被華納兄弟的宣發部門給注意到了。
既然想要向奧斯卡衝擊,那麼他們的打算就是拿下一些重量級的獎項,這樣才能讓電影的票房更加提升——邊緣性的獎項其實對於電影的票房作用沒有那麼大的加成。而重量級的獎項當中最佳男主角跟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還有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這幾項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
最佳男主角是不用想了,壓根就沒戲!最佳導演跟最佳影片不好說,難度太大,尤其是導演還是個年輕貌美的姑娘的情況下,真是太難太難。那麼最有可能的就是最佳男配角跟最佳女主角,這兩個獎項今天都不是什麼大年,就看誰的手段高了,所以基本上,華納兄弟的宣發部門中的工作人員是卯足了勁兒的在這兩個獎項上麵使勁兒的造勢,試圖在頒獎季的前期戰鬥中先拿下一城。
這種情況下,艾米·亞當斯跟伍迪·哈裡森最近簡直都快要刷屏了!無論是報紙雜誌還是電視節目,似乎隻要生活在美國就無處不見這兩個人的影子,這種情況怎麼能不讓人羨慕?
米拉都快要嫉妒死艾米了!她也想要有這麼一個好朋友能夠帶她飛啊,不管是商業大片還是衝擊奧斯卡,隻要有一項她就滿足了!
可是卻偏偏有人放著這種機會不屑一顧,能不讓她羨慕嫉妒恨嗎?
看了娜塔莉一眼,米拉歎了一口氣,真是不知道珍惜機會的人啊,難道就因為她出生在耶路撒冷?
“就憑她?”娜塔莉冷笑。
“就算是再出來一個黑人影後她都不會拿獎,真以為好萊塢對女性導演的歧視不存在?”在這一點上麵她倒是無愧於自己哈佛心理係學生的身份,看的非常清楚。
好萊塢是個什麼德行大家心裡誰不知道啊?八十多年都沒出一個女性的最佳導演,由此可見那幫子老頭們對於女性的苛刻。否則的話她乾嘛炒那些人設?還不是為了爭取這幫子都快要進棺材的枯朽老頭的選票?這幫人不就是吃這一套嗎?
高材生的乖乖女,還是一個虔誠的教徒,隻要有一部足夠好的作品再加上適當的操作,她封後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至於莉亞·基茨,導演跟演員可不一樣,還是再熬上個幾十年再說吧!沒看見前麵有一堆的前輩都在那裡擋著嗎?就連有著科波拉家族做後盾的索菲亞·科波拉都沒有拿到這個獎項呢,這個毫無根基的女人算什麼?拿個提名就算是不錯了!
娜塔莉對基茨導演的衝奧之路完全嗤之以鼻。
“......”米拉·庫妮絲用一種詭異的眼神看著這位所謂的好友,感覺真是一言難儘。
“怎麼了?難道我說的不對?”娜塔莉眉毛一挑,表示疑惑。
“不,你說的很對。奧斯卡是不會輕易的對這點妥協,莉亞·基茨想要拿到這個獎項真的是很難。”米拉在這點上麵倒是完全讚同娜塔莉的意見。
奧斯卡確實是這樣的,莉亞·基茨太年輕了,如果真的讓她拿到了這個獎項那就不僅僅是破了一個記錄了,恐怕史上第一個女導演跟最年輕的導演的記錄都將會由她來書寫。這確實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除非是她拍攝了一部政治正確的不給獎都不行的電影,否則的話基本上這座小金人她四十歲以後才會有機會拿到手。而且還僅僅是有機會而已,並不確定。
“所以我們還不如關注一下劇本,好好揣摩一下角色,或許我們的機會就在這裡呢?”娜塔莉舒展自己的身體,做出了一個側身運動。
她們已經拿到了《黑天鵝》的劇本,現在正在做一些前期的準備工作,畢竟芭蕾舞演員這個職業,即使是電影中能夠使用替身來完成一些動作,可是最起碼的基本功她們要有。而且瘦身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沒見過哪個芭蕾舞演員是肉嘟嘟的,纖細修長才是她們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