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咬著嘴唇,想要放下車簾時,卻驀然看到,遠處城頭之上,那個身影真的出現了,並對著車隊這邊揮了揮手。
曹晴揉了揉眼睛,發現那身影已經消失,她放下車簾,心中五味雜陳。
袁熙送走了曹晴,同時迎來了回壽春調糧的諸葛亮,他仔細問了南邊的事情,得知諸葛亮已經奪回皖城皖口,和江夏的陸遜互相呼應,徹底壓製了長江南岸孫權軍。
周瑜也曾帶水軍反撲過幾次,但在諸葛亮和陸遜的左右夾攻下,最終隻能铩羽而歸。
而最近的一次,周瑜剛出兵就舊傷複發昏厥,吳軍隻得退回,兩邊還沒開戰,就虎頭蛇尾的結束了。
加上劉備南下長沙零陵後,深恨當初江東背刺的行為,開始伺機報複,往東攻打孫權在豫章的地盤。
當然,這路也不是那麼好找的,荊州和豫章之間有雲夢澤,遍地沼澤,並不好走,不然當初劉表早就和孫權在陸上打起來了。
但假以時日,若是劉備打通進入豫章郡的通道,配合長江水路,將會嚴重威脅到孫權的安全,更彆說江北還有個虎視眈眈的袁熙了。
袁熙聽完諸葛亮的話後,笑道:“這吳國真是生不逢時,剛立國不久,便有滅國之虞了。”
諸葛亮腹誹,你上來就將人太後搶了,這國能有好兆頭嗎?
他壓抑住吐槽的衝動,出聲道:“眼下主公兩位大敵都已經稱王,主公有何打算?”
他本來是想勸諫袁熙不要操之過急,但沒想到袁熙將諸葛亮引到一間密室,從櫃子裡拿出一方盒子,遞給諸葛亮道:“軍師請看。”
諸葛亮打開盒蓋,裡麵放的卻是一封薄薄的詔書,他展開看了,皺眉道:“這便是主公和曹操的交換條件?”
“恕亮直言,主公要是借用曹操之手”
袁熙笑道:“這次軍師卻是猜錯了。”
“這不是曹操之手,這是天子之手。”
諸葛亮疑惑道:“詔書自然是天子的,他被曹操脅迫”
袁熙歎道:“不,這封詔書,曹操並不知情。”
“這封詔書,是天子親筆。”
他講荀彧出使壽春,名為是曹操之命,實際暗中受劉協托付的事情說了,最後道:“之所以如此,是天子當初許諾救下皇後的回報。”
“我的密探救了伏皇後,天子知道後便暗中請托荀彧前來查探。”
“證實真相之後,荀彧便完成了托付,才將陛下密詔交給我,自己服毒自儘。”
諸葛亮聽後,感歎道:“荀令君一生坦蕩,最後卻落得如此,隻能說所托非人。”
袁熙趁機道:“我會牢記教訓,不會辜負軍師的。”
“還望軍師忠心建言,我必然全心全意采納。”
諸葛亮趕緊謙讓幾句,說道:“主公有了這個名頭,封王便是順理成章了。”
“天子這詔書還真是思慮周全,封號空出了一個字,這裡留給主公自己填啊。”
袁熙笑道:“真是如此,軍師回來,正好我將奉孝先生叫來,大家商議一下,取什麼國號合適。”
聽到門外仆人的敲門聲,郭嘉方才睜開眼睛,他費力地從兩名舞姬的肢體糾纏之間坐起身來,摸著宿醉未醒,頭痛欲裂的腦殼,心道戒色戒酒,這是一件事都沒有成功啊。
算了,戒什麼戒,酒色要是不沾,這人生過得還有什麼意思?
外麵持續不斷的敲門聲,如同敲在他的腦袋和心臟上,讓他呼吸不暢,郭嘉罵道:“彆敲了,天塌下來不成?”
外麵仆人出聲道:“袁使君派人接主人去官邸,馬車已經在外麵等了。”
郭嘉聽是袁熙有召,方才不情不願起身,他望向外麵,發現天色剛蒙蒙亮,不禁嘟囔道:“天天這麼早起,也不怕折壽?”
他披好衣服,晃晃蕩蕩起身,行走見頗有世家大族名士風範。
隻有郭嘉心裡有數,這付被酒色掏空的身子,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