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混戰(1 / 2)

田豫和諸葛亮之所以失期未到,是因為上遊的曹軍玩了一把大的。

雖然上次巢湖之戰中,曹操水軍扯了江東水軍後腿,但這次江東突襲朝鮮半島,身處兗州的曹軍,還是實實在在打出來了一波攻勢的。

因為兗州之前從來沒有在境內的黃河水段組建過水軍,導致身處青州的晉軍探子下並沒有太過在意,以至於在情報中忽略了不少細節。

因為嚴格來說,兗州曹軍建的並不是正規的戰船,而是簡陋的渡河工具,但偏偏做的有模有樣,即使在湍急的黃河水流中,也能穩定行進。

且其內部空間並不少,能裝下不少士兵,而且帶有船帆,但沒有甲板,相比之下更像是大號的獨木舟。

這種船建造方便,所以曹軍短期內就造了不少,因為事機隱秘,所以直到曹軍集結登船,青州方麵才得到消息。

但為了對付江東水軍,青州已經將絕大部分戰船集中到了黃河出海口黃縣碼頭,所以曹軍閃電般沿河東進的時候,青州方麵才敢剛得到消息,已經來不及在中途派船堵截。

此時正是黃河汛期,曹操的船隻來的極快,他們一路沿河東進絲毫沒有在中途耽擱,其目標隻有一個,便是黃縣碼頭!

同時青州兗州交界處的泰山附近,曹軍手下的雷簿陳蘭陰魂不散的再度出現,他們先前在山中裹挾了不少流民百姓,提前攻打青州,將負責防禦的臧霸等人的注意力吸引住了。

彼時曹軍船隊的消息還沒有傳到藏霸耳中,所以其聽到曹軍來犯,便立刻發兵去打雷簿陳蘭,結果越打越遠,漸漸離開了黃河方向。

這一番調動之下,曹軍扯開了晉軍兵力空擋,而且以青州為突破口這一選擇,無疑十分正確,因為袁熙軍的謀士武將,大部分都在冀州,而青州多是文官,然應對失措。

當然,這計謀涉及的方麵很多,極其容易失敗,但能得到如此理想的結果,自然是因為曹操親自謀劃了這一出作戰。

而事實確實證明了曹操的眼光,曹軍打出了近年來少有的漂亮突襲,在很短的時間內,這支萬餘人的船隊便接近了黃縣碼頭,並發動了猛攻。

彼時黃縣碼頭雖然駐紮著兵士,但大部分都是青州兵中的預備兵員,並沒有多少人有過打仗的經驗,在曹軍的攻擊下,守城兵士應對失措,一度差點破城。

如今在黃縣為官的,卻是因為政績可圈可點,接替了步騭的羊衜。

也算羊衜倒黴,他長於政務,卻不善於打仗,而且黃縣本來也不是打仗的前線,也沒有做好打仗的準備,羊衜一個文官帶著預備兵守城,在敵軍的猛烈攻勢下,情勢岌岌可危。

羊衜見勢不妙,隻得派人出城,向在黃縣碼頭附近等待,準備抄吳國水軍後路的諸葛亮和田豫求救。

諸葛亮田豫兩人得知後,都臉色難看起來,曹軍這機會抓得實在是太過惡心,如今他們要麵對艱難的抉擇,到底是保黃縣,還是去接應袁熙?

其中更受打擊的是諸葛亮,之前他投靠袁熙後,算是順風順水,即使和曹軍交手,也沒怎麼吃過虧,所以下意識覺得曹操也不過爾爾,心道對方雖然曾經厲害過,但現在也許行將就木,所以不複當年了?

但曹操這次卻給諸葛亮好好上了一課,上萬曹營兵士以快船趁夜突襲黃縣,將即將出發的晉軍水軍拖在了黃縣,想要讓諸葛亮和田豫無法按時出發。

因為守軍不足,田豫隻能臨時將水軍兵士拉上城頭防守,他一邊命令兵士放箭,一邊對身側的諸葛亮道:“軍師,接下來怎麼辦?”

“是先擊退曹軍,還是放棄黃縣,先去和主公回合?”

諸葛亮見城下著曹軍士兵一邊攻城,一邊趁機登上袁熙水軍搞破壞,也是臉色很不好看,說道:“他們現在雖然不會放火燒船,但我看其動作,八成是在破壞船舵等關鍵部件。”

“即使打退他們,也需要花不少時間檢查修理,對方將領很有一套,知道如何以最小的代價掙拖住我們。”

“若我們不管不顧,強行出港,那些破損的船隻若是失控,一船人都要葬身大海。”

“所以我的想法是,現將這批曹軍儘可能殲滅,同時整修船隻,才好出海。”

田豫卻是很不讚同,說道:“我們不能及時趕往遼東,那豈不是主公那邊要獨自麵對江東水軍?”

“以兩邊的兵力對比,主公即使打敗吳國水軍,隻怕也是慘勝,更有可能主公獨力難支,甚至有性命之憂!”

“若主公有個三長兩短,那我們可就是罪人了!”

諸葛亮聽了,臉色愈發難看,他仰頭看著天象,過了好一會,又閉目凝神掐算好久,最後咬牙道:“之前我和主公做過推演,考慮過最壞的情況。”

“即使主公船隊被江東全部消滅,他也可以在兵士護送下逃往山區林地,大不了走遼東的沿海走廊便是。”

“江東兵陸戰和主公兵士不可同日而語,而且有趙將軍在,即使事有不諧,安然退走是沒有問題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