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豫聽了,知道袁熙其意已決,便點頭道:“豫領命!”
未幾,袁熙命人寫好回信,交給曹昂,讓其帶回城裡,但將其手下的幽州叛軍留了下來。
曹昂一走,他便下命令,將這批人全部繳械,然後分彆關押審訊。
這批叛軍裡麵,自然有袁熙的探子,而且為數不少,至於其他人,則有很大嫌疑是彆的勢力眼線。
這次袁熙用曹昂釣魚的行動,本來就是一舉多得,他先用檢事府密探鼓動看押曹昂的幽州兵中,本來就心懷不滿,亦或根本就是奸細的人,策劃了一出營救曹昂逃走的戲碼。
將這些人調出來,然後聚在曹昂身旁,利用叛逃事件暴露出來,本身就是一出釣魚大戲,這些人做夢也沒有想到,曹昂因為種種原因,早為袁熙所用了。
這看上去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自然也有其原因,這個條件,自然就是至於用來釣住曹昂的誘餌。
丁夫人。
這誘餌一環套一環,陰險程度和賈詡的計策不相上下,袁熙承認自己不是什麼好人,爭奪天下方麵他學不來劉備,那樣的他可能早就死在路上了。
所以現在的他,隻能儘力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條件,努力走到最後。
曹昂回到城中,仇台得知之後頗為意外,心道凶虎倒是大度,竟然把曹昂放了回來,這應該是中計了吧?
他還未確定主意,但隨後叛逃的幽州兵被關押,甚至有人被處死的消息傳入城中,仇台這才放下心來,凶虎還是對叛逃的人耿耿於懷,而且此時他沒入城就動手,顯然是有恃無恐,覺得百濟這邊投降是真的了!
反之如果凶虎善待叛逃兵士,仇台反而要想一想了,因為這有可能是凶虎在安撫人心,這說不定是想圖謀自己!
至此仇台才下定決心,將城門打開,命令城內的萬名百濟兵士出城,同時發信給袁熙,請其入城赴宴。
便如仇台所料,袁熙收到信後,當即答應下來,帶著數百人馬入城了。
當然,在仇台看來,袁熙很是警覺,甚派出兵士封鎖了都城四門,這樣即使城外的百濟兵士倒戈,其也能關閉城內自守。
仇台聽說後,心內得意,凶虎托大,自然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如今自己在城內的布置,連賈詡都不知道,到時候一旦發動,凶虎便在劫難逃!
他站起身來,帶著文武百官,往皇宮門口去迎接袁熙。
不多時,袁熙帶著兵馬,騎在馬上,趾高氣揚前來,道路兩旁都是好奇觀看的百姓。
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人,對於這袁熙的名號並不熟悉,但在打仗動不動屠城的這個時代,對方入城後卻沒有為難當地百姓,應該不是什麼壞事吧?
當然,百濟的官員地主不會這麼想,他們已經聽說袁熙帶來了很多流民安置,這無疑會占據他們的土地,擠壓他們的財產收入。
更重要的是,袁熙過來肯定會安插自己的人手,那新朝之中,大部分人都會降級,甚至丟官,這讓很多官員苦著臉跟在仇台後麵,如喪考妣。
袁熙跳下馬來,仇台趕緊迎了上來,躬身道:“小王仇台,領百濟十三年,今向大王稱臣,望大王恩準。”
袁熙哈哈一笑,將仇台扶起,說道:“百濟王是識時務的,我就喜歡你這種人。”
他轉向後麵的文武百官,說到:“諸位勸諫有道,百濟王方能做出正確的選擇,汝等皆是可用之才,我承諾各位能保留官職,且之後還有額外封賞!”
這一下子,文武百官皆是喜笑顏開,皆是跪在地上,搞搞撅起屁股,連聲稱頌。
袁熙看到這些人見風使舵如此之快,也是有些意外,心道這百濟傳統,果然是人前一套,人後一套,隻怕自己走後,隻要一有造反的機會,他們就會馬上翻臉吧。
所以後世的史書上,對高句麗等半島國家的評價就是叛服不常,兵來就降,人走就叛,同時小動作不斷。
這也是華夏人好麵子,喜歡懷德教化,才信了其花言巧語,可惜這邊的人一開始就沒教化好。
不過說起來高麗人也是幸運,遇到了華夏人,至少老實低頭還有好處,要是換成後世大航海時代的昂撒人來殖民,隻怕高麗人早就被殺乾淨了。
袁熙知道後世朝鮮半島的隱患,自然不會將這些留給後世解決,一切的一切,便在今日。
他和仇台各自麵上堆笑,相攜進入皇宮赴宴。
仇台命人大擺宴席,他這次下了血本,將府庫裡麵的好東西都拿了出來,百濟地處半島沿海,雖然是落後的部族製,但確實有不少特產,山珍海味,乃至珍稀藥材,上好皮貨,卻都是不少,不然也不會成為商隊貿易的來往港口了。
當然,其另外一個很有名的,是後世叫做新羅婢的。
新羅在百濟東麵,兩者分占半島,但新羅國力弱,所以容貌好的女子常被百濟劫掠過來充作宮女。
如今仇台便是招出了數十新羅婢,為袁熙獻舞勸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