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天下各方勢力,都視江東為魚肉,也是因為以江東現在的實力,幾乎退出了爭奪天下的行列,確實也隻能當魚肉了。
本來江東作為幾大棋手之一,足夠有資格參與爭奪天下的棋局,但其兩次大敗於袁熙之手,元氣大傷不說,之後若是能退守江東,養精蓄銳,幾年之後未必不能卷土重來。
然而袁熙卻沒有給孫權這個機會,其趁著其合肥之戰潰逃之際,迅速而決絕地出兵,命中了孫權死穴,突破了江東水軍封鎖線,打入了吳郡。
自此之後,江東在長江下遊的經營全完崩盤,天險不在,吳郡會稽沿江城池紛紛告破,以至於江東隻能在豫章丹陽兩郡防守,其情勢之慘,以至於連龐統認為憑劉備的軍力,發展個兩三年,都有機會打敗江東。
時間又過了數月,不出意外,劉表終於是病逝了,留下了一個爛攤子,次子劉琮繼承了荊州,在蔡氏的主導下,開始謀劃投降曹操。
劉備得知這個消息後,便采納龐統計策,開始秘密圖謀奪取荊州,劉表的人情他都已經還了,如今劉琮要是投降曹操,曹軍便可以控製江水上遊,順流而下攻擊劉備,這是劉備所不能容忍的!
於是劉備開始秘密整軍備戰,同時將手下將領調往和劉琮勢力交界的邊境,此次出兵由龐統計劃,動員的將領極多,除了關張陳式等嫡係將領外,更有新近投靠的霍峻傅肜李嚴等荊州人士,隻等備軍完畢,就開始圖謀劉琮領地。
為了能專心對付劉琮,劉備還是同意了龐統提出的暫時同孫權和議的計策,但劉備覺得對袁熙有些不厚道,便專門寫了一封信給壽春的陸遜。
信的名義是家書,看上去是翁婿敘舊,但信裡還是隱隱點明了劉備和江東談和的苦衷,陸遜收到之後,當即就把信轉送薊城。
袁熙收到信的時候,北地已經是完全入春了,他把信的內容告訴在座的沮授等人,道:“玄德公終於還是下定決心建立基業了。”
“他穩住江東,選擇先對劉琮動手,也在情理之中,畢竟曹軍若得到劉琮的地盤,玄德公便又要重蹈先前覆轍,再次丟失地盤,然後被曹軍追著跑。”
“再一再二不再三,他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的,畢竟他這個年紀,也沒有多少機會犯錯了。”
“而且劉表即死,劉琮若是繼位,必定會投靠曹操的之事,也是我告訴玄德公的,如今劉琮顯露出這個苗頭,玄德公自然會先發製人。”
他心道劉琮也是作死,後世他就是沒有告知劉備,便投降了曹操,導致劉備後路被斷,在曹軍的突襲下,差點兵敗身死。
如今劉備既然得知劉琮想要背叛自己,自然不會再做老好人,肯定會全力一搏。
田豐捋著胡子,深有感觸道:“劉景升英雄一世,到老糊塗,也是犯了和本初公一樣的錯誤啊。”
“他單槍匹馬打下荊州,想著讓子嗣繼承,現在看來隻怕會連本帶利全吐出來。”
“有本初公前車之鑒,他還要往坑裡跳,隻能說是想不開啊。”
沮授出聲道:“他也沒彆的選擇,蒯家蔡家勢大,若是讓長子劉琦繼位,更會生亂,起碼劉琮繼位,沒有勢力的劉琦是掀不起什麼風浪的,兩害相權取其輕罷了。”
眾人隨即想到了袁譚袁尚內鬥之事,一時極為感歎,袁氏大好形勢,亡於兩人內鬥,若非如此,中原哪有曹操如今的局麵?
但有時候看上去犯相同的錯誤,其實細節差彆很多,劉琮看似和袁尚一樣,皆是更受寵愛,但其如今的境況,其實是不如袁尚的。
袁氏這邊是諸子領軍,誰也不服誰,但袁尚起碼占據了冀州,以鄴城為後盾,實力還可以和曹操打個有來有回,而如今荊州那邊,則是完全無力和曹操對抗,投降也是荊州士族的集體選擇。
諸葛亮出聲道:“荊襄士族守成有餘,進取不足,在危難之際,其皆是想要明哲保身,攛掇主公投降,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袁熙笑道:“連孔明的舊友相識,都投了曹操,天子這個名號,確實好用。”
諸葛亮知道袁熙說的是司馬徽孟公威等人,便出聲道:“投曹的未必是真心,不投的人,卻未必沒有私下勾連向曹操。”
“亮那幾位舊友,隻怕不是死心塌地為曹操賣命的,不然以他們的才智,不可能不要求隨曹操出征。”
“如今他們都在許都掛著閒職,怕是吃俸祿混日子的。”
眾人聞言都笑了起來,田豐歎道,“在曹操手下做個米蟲,未必是壞事,曹營可不是個太平地方啊。”
袁熙說道:“荊襄士人這種做法,歸根結底是不想打仗了。”
“名士坐論天下之事,但看到戰場上的死人之後,才會感受到死亡在身邊的恐懼。”
“沒有平定天下的的誌向,是很難堅持下去的,而熙能走到今天,多賴有宏圖大誌的諸位相助啊。”
眾人連稱不敢,田豐說道:“掾屬誌向的大小,最後還是要看主公的誌向大小。”
“主公有平定天下的誌向,我們的誌向也會隨之變大。”
“反之劉琮隻想保命,有大誌的人早就離開另投他人,剩下的自然都是趨炎附勢,明哲保身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