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治水(2 / 2)

諸葛亮謙道:“主公才是天縱奇才,若非有明確的想法,亮即使窮儘一生,隻怕想不到將風向和水車組合起來,會有這麼明顯的效果。”

袁熙微笑道:“隻不過是拾人牙慧罷了,不過大部分蒸汽挖地機都調去了並州和青州,自然正麵的塹壕戰進展就不怎麼理想。”

“雖然我本意是和曹操打消耗戰,這幾個月也讓其靡費了不少人力物力,但有一點我覺得很遺憾。”

“曹操兵士死了不少,但曹軍將領,卻是相當精明,這麼多場仗下來,不,甚至說這麼多年下來,曹軍將領的死傷都很少。”

“今年最值得稱道的戰績,便是殺死了龐德,但其也不是曹軍嫡係。”

“打擊不了曹操的這股中堅力量,便不能傷其筋骨,接下來黃河水位下降,曹軍必然會察覺,去趁機襲擊治理水患的青州。”

“到時候曹營將領雲集,陳登藏霸那邊隻怕很難抵禦,除非給曹軍將領重大殺傷,就像子龍當年青州之戰那樣。”

“但現在曹軍將領越發精明了,對此軍師有什麼好計策?”

諸葛亮聽了,也是有些頭疼道:“那些曹軍將領,是真正受過曹操點撥的,都是通曉兵法,知道進退的。”

“想讓他們赴死,並不容易。”

曹軍將領之所以難殺,是因為他們舍得拉下臉來逃跑,但很多陣營的將領就不行。

其他陣營的將領,絕大部分選擇隻有兩種,要麼抵擋到死,要了被抓起來後無奈投降,拋棄主公腳底抹油的少之又少。

出現這種現象,和東漢末年整個天下風氣,對官員將領的道德要求是關係極為密切的。

漢代的士人,極為重視形象,這包括道德形象和外在形象。

外貌在漢代極為重要,長得好的萬人追捧,醜的極為受歧視,後世孫策遇刺,臉上中箭,其一大半倒是是因為其麵目受創被氣死的。

而龐統麵目之醜,甚至以劉備之寬,甚至都不想重用他。

袁熙能贏得眾人好感,很大一部分也是遺傳於袁紹天下聞名的美男子容貌。

道德形象就更不用說了,之所以出現那麼多沽名釣譽,近乎離奇的士人道德傳說,比如郭巨埋兒,割肉飼親等等,都是這種道德標準催發出來的極端現象。

但偏偏天下人都極吃這一套,官員如此,武將也是如此,講究一個不能背主,寧願戰死,或者沒有正當理由,是堅決不能逃跑的。

所以顏良文醜這種大將,遇到關羽隻能戰死,換了曹軍將領早跑沒影了。

不過說來曹軍將領這種明哲保身的做法,才是最符合兵法之道的,其投降敵人的也不少,官渡之戰就有不少和袁紹安通款曲的。

但這種做法無疑是會受人非議,這是曹操重德不種才的做法埋下的根源,之後的曹氏,也終歸被其反噬。

那便是司馬懿的洛水之誓,這個做法徹底打破了漢朝遺老遺少的道德枷鎖,讓心懷漢廷的人們徹底失去了最後的廉恥感。

自此之後,天下禮崩樂壞,晉朝皇帝威望遠不如漢廷,甚至出現了王與馬共天下這種彆的大一統王朝絕對不能容忍的奇觀。

這也是導致後來的魏晉士人雖有漢之皮表,卻失去了漢之脊骨,心內惶惶無所適從,失去了道德追求目標,隻能放浪形骸,放飛自我,謂之魏晉風骨。

爭奪天下,有時候反而是道德底線越低的一方,越能占據道德的心理高低,因為他們都不在乎道德了,自然顧慮少了很多,便是君子可欺之以方。

袁熙現在麵對的,便是行事毫無顧忌的曹操,諸葛亮道德底線隻會更高,所以兩人對曹操的流氓做法,頗有種無從下口的無奈。

諸葛亮歎道:“亮算是知道,為什麼高祖麵對項羽以家人性命要挾的做法,會如此絕情,換做是亮,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袁熙點頭道:“確實如此,偏偏世人喜歡拿壞人的標準要求壞人,拿好人的標準要求好人,不去責備先拿高祖家人性命要挾的項羽,反而怪責高祖不救家人,可謂是極為諷刺了。”

“現在的我們,以及玄德公,麵對曹操時不也是如此嗎?”

“雙方奪取勝利的難易度,從根本出發點上就不一樣,還有什麼好說的?”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