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匈奴北上疑點重重(2 / 2)

吳昭點點頭,開口道:“南匈奴王庭,沒有設在塞外,而是在並州境內。”

“現在的南匈奴單於於夫羅,雖然被大漢遼將軍、護匈奴中郎將監視,名義隸屬於大漢,但如今漢庭混亂,劉豹作為單於之子能夠南下劫掠,說明南匈奴已經失控。”

“他們敢在大漢腹地公然擄掠,不怕漢庭,不止是膽大,恐怕還有所憑借。”

“妾猜測他們從冀州幽州北上,而不是從更近的左馮翊返回並州,看著不合常理,但很可能其打通了某些關係,才會放心走這條路線。”

“南匈奴若得知將軍殺了劉豹,未必不會起兵報複,此地地處幽並交界,離匈奴王庭不過數百裡,怕是轉瞬即到。”

“更讓妾擔心的是,和南匈奴勾結的主謀,極可能在公子南麵,比如張燕的黑山賊。”

“如果北新城腹背受敵,則難以防備,還望公子早做準備。”

麴義在前麵聽了,嘿了一聲,說道:“公子隨便救回來個女子,都有如此見識?”

“這女郎比我帶的那些屬下都知兵!”

袁熙心道自己可能撿到寶了,吳昭可能做過哪個朝廷官員府中的隨侍,才會對天下大勢如此熟悉。

如此看來,南邊有問題,北麵也有問題。

因為按照董昭猜測,公孫瓚很有可能也和南匈奴有勾結!

劉豹這群人的路線,有可能會從西邊經過北新城,然後取道北麵百餘裡外的五阮關,直達塞外。

關鍵是,現在的五阮關,是在公孫瓚的控製之下,正常情況,劉豹這群人怎麼過得去?

所以董昭猜測,極有可能是南匈奴和公孫瓚達成了交易,公孫瓚放劉豹出關,用來牽製和公孫瓚交惡的烏丸鮮卑族人。

以董昭這個猜測為前提,袁熙利用此事,來和一無所知的趙雲賭鬥,用來離間他和公孫瓚的關係。

雖然這事情說不上光明正大,但袁熙手中可用的牌實在太少,何況本就是公孫瓚不做人在先。

然而袁熙和趙雲並肩一戰後,才發現自己有些事情想錯了,錯得很離譜。

趙雲未必不知道這件事情的真相!

照應答應和袁熙去殺匈奴人,很可能不單純是因為賭約,而是趙雲真的想和衛青霍去病一般,蕩滌匈奴仇寇,拯救漢家百姓!

這也能解釋為什麼一戰之後,趙雲爽快認輸,連財貨都沒拿就帶兵離去。

趙雲要真在乎公孫瓚的軍令,定然不會承認劉豹頭顱的價值,那樣贏的反而是趙雲,袁熙也毫無辦法。

就因為趙雲是為自己心中的誌向而戰,並不在乎一城一地之得失,所以痛快承認袁熙殺死劉豹,贏過了自己。

所以袁熙這個計謀,可以說是歪打正著,真是如此的話,趙雲應該是早對公孫瓚有所不滿,很可能近期就找個借口離開。

想到這裡,袁熙突然醒覺,趙雲回去向公孫瓚複命,連財貨都沒分,會不會早有覺悟?

真要如此,趙雲隻怕有危險了!

想到這裡,袁熙從車上豁然站起,當機立斷對麴義道:“點兵出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