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昭作為蔡邕家中仆婦,長期聽其談話,知道士族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倒是合情合理。
撿到寶了!
吳昭又道:“兗州之事,極為複雜,非邊讓之死,便能讓張邈倒戈。”
“所以我想,也許能幫上公子的忙。”
袁熙聽到這裡,猛然醒覺,自己還是太過自信了!
他確實知道曆史大概,也知道張邈會反叛曹操,但他卻忽略了,其中到底還有隱藏著多少關節?
這件事是張邈等人促成的,不明真相的他要是言語露出馬腳,會不會被認為是奸細,直接被張邈殺了?
他鄭重一拜,“其中關節,還請夫人指教。”
吳昭連忙低頭還禮,“妾慚愧,隻是一點妄言,公子姑妄聽之。”
她緩緩張口,說起兗州士族的情況來。
她對此地,當然很是熟悉。
從熹平六年(177年)到中平六年(189年)十二年間,蔡邕因避禍,帶著家人依附泰山羊氏,在吳地和兗州一帶生活了十二年。
可以說,吳昭的童年,就是在這裡度過的。
吳昭說著說著,袁熙越發驚訝。
兗州士族,裡麵有這麼多道道?
吳昭這簡單一番話,道出了兗州士族內部的很多問題,也不是鐵板一塊,派係也不少。
聽著吳昭的話,袁熙的想法漸漸明晰起來。
曹操殺邊讓隻是一個引子,根本在於,曹操同時觸動了士族的根本利益。
屯田製。
袁熙和曹操,不約而同選擇了對士族釜底抽薪,隻不過曹操用的是屯田製等手段來限製士族土地。
雖然這類似於奴隸製的辦法,在這亂世中籌措軍糧非常有效,但也是瞅準了黃巾之亂屠殺士族後,在當地留下的勞力空缺的難處。
袁熙則是選擇了士族稀少,且不願意居住的幽州作為自己的根據地。
要想建立一個集權的勢力,既要利用士族,又要限製士族,這和大漢曆代皇帝的想法,不謀而合。
說是宦官之亂,其實宦官自始至終隻能站在皇帝一邊。
宦官要對抗的,當然是士族。
然而士族和宦官,也密不可分,袁紹曹操祖上,皆有宦官一黨。
皇帝,宦官,士族,三者互相糾葛,形成了幾百年來錯綜複雜的局麵,
隻不過如今曹操勢力未穩,就迫不及待殺了邊讓,讓兗州士族開始警惕。
徐州屠城,也有借屠殺百姓,掩蓋清理當地士族的目的。
張邈陳宮陶謙等人也不是傻子,應該也是看出苗頭來了。
以此為突破口,說服他們的可能性便會大增!
雖然袁熙不得不承認,他的想法很多方麵,其實很多和曹操都很相似。
但他還是無法接受曹操的手段。
越是相似,越是要分出個高下。
雖然自己的能力,比這三國第一奸雄差了太多,但對於其最大的敬意,便是全力對抗,不留遺憾。
而且曹操對抗士族一生,在其死後,察舉製被更加過分的九品中正製取代,天下還是進入了士族複辟的門閥時代。
自己能不能稍微改變一下曆史的走向,讓天下變得更好一點呢?
袁熙的心中,仿佛有一團火熊熊燃燒。
他俯下身來拜道:“如果夫人能夠助我,便多了成功的希望,熙感激不儘。”
“此去凶險,生死難料。”
“去或不去,全在夫人。”
吳昭聽了,抬頭燦然一笑:“妾與公子同進退。”
袁熙見其臉上雖然顏色斑駁夾雜,但這一笑起來,卻是風華頓生,滿屋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