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
於禁大吼一聲,一刀斬在對麵兵士的脖子上。
敵兵捂著脖子踉蹌後退,鮮血從指縫中噴灑而出,讓於禁瞬間想起小時候殺雞時的場景。
那兵士身體搖搖晃晃,頹然倒在地上。
於禁抬起手中的環首刀,上麵已經是缺口斑駁,幾乎不能用了,剛才那一刀,幾乎是純粹用力氣砸出的傷口。
他站在城頭上,環顧四周,徐州兵都已經被殺的差不多了,身後曹軍兵士已經紛紛跟著爬了上來。
兵士們翻下城牆,砍死把守城門的最後幾個軍士,將城門拉開。
“城破了!”
曹軍士兵們大聲呼喝著,如潮水般湧入城中。
於禁坐在城頭上,看著城裡煙火四起,哭喊驚叫聲不絕於耳,突然覺得有些意興闌珊。
濟北相鮑信活著的時候,明明不是這樣的。
於禁先前是鮑信下屬,鮑信是泰山郡陽平人,於禁是泰山郡矩平人,兩地相隔不過百十裡。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黃巾之亂時,鮑信招募了於禁,一同討伐黃巾。
從那時起,於禁就一直跟著鮑信,直到初平三年(公元192年),鮑信為救曹操戰死。
自那之後,於禁被舉薦給曹操,拜軍司馬,初平四年攻打徐州後,又被拜為陷陳都尉。
於禁知道,曹操也算對自己不薄,但這次攻打泰山郡,讓於禁心裡糾結得很。
當看到自己領的同鄉青州兵,揮刀砍向自己家鄉的平民百姓時,於禁還是有些茫然。
他站起身,看著城裡的百姓四處逃竄,歎了口氣,覺得疲倦突然間侵襲了身體。
他回頭看向曹軍大營,裡麵曹軍見華縣已破,營寨大開,有幾支先前攻城退回的軍馬,開了出來,看來是準備屠城了。
於禁搖了搖頭,正待下城,卻聽到大營之中,傳出了鳴金收兵的聲音!
幾支部隊登時又退了回去,於禁連忙讓衛兵進城,喝令軍士先行搜捕敵軍,暫緩屠城。
他疑惑起來,發生了什麼事情?
沒過一會,大營之中奔出一匹快馬,傳令於禁速速回營。
等於禁趕到曹操大帳之中時,發現幾乎所有的謀士和武將都在了,氣氛異常凝重。
曹操坐在上首,麵色陰沉,麵前的桌案上的銅盤酒器,都被其掃了一地,眾人皆是麵有惶惶之色。
此時一人開口了。
聽到戲誌才的聲音,帳下諸人解釋鬆了一口氣。
他開口道:“明公勿憂,事情尚有挽回餘地。”
“如今文若(荀彧)守兗州治所鄄城,仲德(程昱)已經急去東阿範縣,元讓(夏侯惇)已經從東郡回援鄄城。”
“此三地不失去,明公可速召尚在即墨的子孝(曹仁)將軍南下合兵,趕回兗州,速速平定反亂。”
於禁這才聽明白過來,兗州出事了?
而且聽戲誌才這口氣,除了三城,其他城都丟了?
他大惑不解,兗州士族,不都是支持明公的嗎?
曹純發聲道:“這急報肯定有誤!”
“陳留太守張邈,怎麼會背叛明公!”
於禁一驚,張邈也叛了?
這怎麼可能!
按道理說,就是自己叛了,張邈也不可能叛啊!
張邈,名士八廚之一,泰山郡壽張人,也是鮑信於禁的同鄉。
其素來和曹操交好,又與袁紹有隙,袁紹曾讓曹操殺死張邈,但曹操並未遵從,反而頂撞了袁紹。
而且去年攻打徐州的時候,曹操臨走前把自己的妻子都托付給了張邈。
兩人如此關係,張邈怎麼會背叛曹操?
於禁聽到這消息,第一反應就是,絕不可能!
然而於禁看帳內諸人的反應,這消息應該是確實了的,不然曹操也不會如此失態。
他突然想起了明公的傳言,頗感諷刺。
裴注《孫盛雜記》: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淒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如今明公也被人負了啊。
夏侯淵搖頭歎息,“孟卓也就罷了,公台(陳宮)是怎麼回事啊?”
於禁發懵,陳宮也叛了?
那可是自明公起兵就一直追隨的心腹,咋回事?
戲誌才神情凝重,“公台是個大麻煩,其中關鍵應該在溫侯身上。”
隨著眾人七嘴八舌議論起來,於禁這才明白兗州發生了什麼事情。
陳留太守張邈,並曹操帳下謀士陳宮,迎立溫侯呂布,兗州諸郡士族群起響應,如今隻剩三城未叛!
於禁腦中現出了一句話,成也士族,敗也士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