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糜竺孫乾簡雍依次碰壁,眾人紛紛將目光投向陳登,陳登見狀,知道自己不開口不行了。
其實袁熙此次來,陳登是極為高興的。
和袁紹聯手,比和袁術聯手強太多了。
劉備一旦歸附袁紹,青州和兗州方麵便會安全,隻需要專心對付南邊的袁術。
而徐州和揚州之間隔了一條長江,袁術想要攻打徐州,難度極大。
而要是劉備和袁術聯盟,則會變成袁術的前鋒,同時兩麵對敵,按徐州的體量,根本抵擋不住袁紹軍和曹操軍的大軍進攻。
所以投靠兩邊的優劣,一眼便明。
而且袁術心懷不軌,有自立為帝的苗頭,讓忠於漢室的陳登很是不喜。
劉備要是再和袁術攪在一起,隻怕名聲會越來越臭!
陳登知道,自己能想明白的事情,其他謀士也都能想明白。
大部分人,隻是拉不下麵子而已。
畢竟袁紹的爪牙曹操屠過徐州,袁紹軍剛剛打敗過徐州軍,兩邊的梁子不是一時半會能夠解開的。
但依附袁紹,總比投降曹操要強上許多,畢竟後者和徐州士族百姓是真的有死仇的。
陳登見眾人都望著自己,對袁熙說道:“公子為什麼認為,徐州能投靠袁州牧?”
“曹操兩次都沒打下徐州,公子認為徐州是這麼容易被人魚肉嗎?”
袁熙微笑道:“我聽說曹操軍已經和呂布軍停戰了。”
眾人聽了,臉色皆是一變。
傻子也知道,呂布手下強將如雲,曹操現在和其僵持,兩邊談和,說明都覺得拿不下對方。
曹操一旦騰出手來,下一步肯定是對付最弱的!
看看兗州周圍,最軟的柿子,當然是剛在青州吃了敗仗的劉備。
袁熙見眾人臉色糾結,心裡有些得意。
青州一戰,火候把握的剛剛好。
把劉備打了個半殘,讓其失去了了正麵抵抗曹操的信心。
但又沒有完全打廢,尚且留著些對付曹操的底氣和希望。
陳登聽了袁熙的話,眼神微微一亮,對方很是聰明,一句話頂十句話,正好戳在了劉備的軟肋上。
他微微點頭道:“我沒有什麼好問的了。”
袁熙見陳登這個容易就鬆口了,開始有些奇怪,略略一想,隨即明白過來。
看陳登的反應,以及後世其寫給袁紹的信,顯見是極為讚成袁劉聯手的!
陳登……袁熙回想著後世曆史記載,突然發現,這才是他最缺的人才!
陳登是徐州典農校尉,主管農業生產,親自考察徐州的土壤狀況,開發水利,發展農田灌溉。
在他的治理下,徐州農業發展良好,秔稻豐積,百姓樂業。
袁熙想到這裡,心內渴望越甚,他將來占據幽州種田,急需大量農業人才!
古時種田,其實是一件很難很難的事情。
要想糧食種下,能順利收獲,在耕種,施肥,灌溉,間種等環節上,都不能出差錯。
在任何一個環節上,任何一個意想不到的失誤,都可能顆粒無收。
古代開荒尤甚,耕種新的土地,種植新的作物,需要冒極大的風險,其中一個就是,作物退化。
南地的作物,到北地種植,很可能一兩代之後,便會因為種種原因,或減產,或生病,甚至會退化成完全不能食用的野生作物。
這個時代,地不缺,缺糧食。
如今古代的五穀,其中有的種類開始減產,逐漸被更有效率的作物取代。
土豆玉米在大航海時代來臨前是沒戲了,剩下最好的選擇之一,便是水稻。
條件合適的話,水稻的產量遠超其他穀物。
但水稻對生長條件和栽培技術要求也更高,要配合水利,圩田梯田,平整土地,改良土壤,才能適合水稻栽培。
這時在東漢末期,北方各州都有零星種植水稻的,但都沒有形成大的規模。
袁熙在北新城也曾嘗試種植過水稻,但因為水利和水土原因,效果並不是很理想。
但水稻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因為它和麥子,不是競爭關係,而是互補關係。
稻麥生長季節不同,隻要安排得當,同一塊田,便能一年同時收獲兩熟稻麥。
東漢時張衡在《南都賦》中,就曾記載河南南陽一帶,有稻麥兩熟的成功先例。
但經曆了漢末戰亂,農業生產遭受了極大破壞,很多農業技術都散失了。
唯獨某些士族家中,藏有類似的書籍記載,當前也隻有依靠他們,才能將這些知識傳承並發揚光大。
隻要士族掌握了知識,便必不可能被完全消滅,但相對於土地兼並,知識的傳承延續卻是良性的。
知識可以作惡,也可以行善,陳登這種精通農學的士人,當然是越多越好。
袁熙心潮起伏,在他心中,陳登這種人才的重要性,不下於郭嘉。
此人留在劉備手裡太浪費了,現在的劉備,根本不明白陳登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