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突然想到了一個極為可怕的事實,他越發心裡沒底,便對郭嘉說道:“這些問題我暫且可以不問,今日我隻問一個問題。”
他把呂布和袁術聯手的消息,以及自己的猜想向郭嘉說了出來,最後道:“先生家鄉在潁川,相鄰陳留和陳國,若有變故,我怕先生家鄉受到波及啊。”
郭嘉聽了,臉色數變,低頭沉思起來。
過了好一會,他才抬起頭來,說道:“公子的想法,確實很有可能。”
“呂布表麵上和袁術聯合,私底下很可能和陳國,乃至曹操都有接觸!”
袁熙本來是模模糊糊有些想法雛形,而郭嘉反應很快,如此清晰地點了出來,讓他不禁驚出了一身冷汗。
呂布和袁術聯合,如果說這是逃不過曆史的必然的話,袁熙還能接受,但要是中間摻雜了一個曹操,形勢就完全不一樣了!
要是這樣幾方真的聯手,這把豈不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純純的作繭自縛?
不過想想還真有可能,呂布曹操如今互相牽製,他們要想換個方向擴張,必然會擔心後方的背刺,這個時候和談是當前最好的選擇。
不過這樣一來,呂布還好,但曹操的方向便很可能是劉備了,這下子可麻煩了啊。
中間還有一個變數,陳國。
陳國國君劉寵和國相駱俊,曆史上本來應該是被袁術派出的張闓刺殺,但張闓在費縣被袁熙射死,自然兩人便不會死於張闓刺殺,所以袁術的應對,也會同時發生了變化。
袁熙頭痛起來,三國勢力就是一團亂麻,絕非簡單一根筋站隊到底,強了吞並,弱了聯合,才是諸侯生存之道,誰也不傻。
他對郭嘉說道:“依先生之見,如何離間這幾方的關係?”
郭嘉聽了,冷笑道:“你還真是會瞎操心,幽州離兗州那麼遠,你就是能做什麼,又能得到什麼好處?”
袁熙心道自己總不能對郭嘉說自己是提前布局,防止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事情八字還沒一撇呢。
他隻得說道:“我懷疑曹操圖謀鄴城。”
他這話是有根據的。
後世的官渡之戰,有兩個引子,顛覆絕大部分人認知的是,這兩件事都是曹操主動引發的。
一是曹操率先占據河內郡,包抄了冀州後路。
二是偷襲鄴城。
《獻帝春秋》:操引軍造河,托言助紹,實圖襲鄴,以為瓚援。會瓚破滅,紹亦覺之,以軍退,屯於敖倉。
《三國誌張範傳》:是時,太祖將征冀州,(袁)術複問曰:“今曹公欲以弊兵數千,敵十萬之眾,可謂不量力矣!子以為何如?
曹操在袁紹攻打公孫瓚時,想先偷襲鄴城,被袁紹發現,於是袁紹滅了公孫瓚火速退回,逼退曹操,然後袁紹還派人去質問曹操此事。
這便是次年官渡之戰的爆發的直接起因。
這裡也能凸顯出,曹操此人絕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機會,處於劣勢也敢出動出擊,而不是坐等對方來攻。
所謂戰爭,不是準備好了才發動的,而是會在最合適的時機發動。
相比之下,兵力處於優勢的袁紹在官渡之戰中處處保守,被動防守,以至於被曹操找到破綻,一舉建功。
進攻永遠是最好的防守,隻有敵人疲於應付,才騰不出手來對付自己。
曹操不愧是高手,袁熙一離開冀州,便被他抓住了空子,現在他交好呂布袁術,倚仗袁紹不願和他翻臉,開始圖謀徐州了。
徐州確實是個燙手山芋,誰拿在手裡也不容易,但是如果放在曹操手裡,將是最壞的情況。
這樣河內兗州徐州就連成了一條線,黃河南麵都被曹操占據,進可攻退可守。
但袁紹就不一樣了,他的大本營鄴城離黃河防線太近了,時刻會被威脅到。
袁紹要是敗了,袁熙在幽州隻能徒呼奈何,還是會重蹈曆史上的覆轍。
所以他才急切地來找郭嘉,思謀破局之計。
郭嘉哼了一聲:“今天的問題已經問完了!”
袁熙腆著臉道:“那就算明天的,以前的問題一筆勾銷。”
郭嘉還是拉不下臉拒絕袁熙,思考良久才道:“如今公孫瓚死守易京,在攻滅他之前,往東圖謀範陽漁陽,是不可能了。”
“若將來易京攻下,公子占據漁陽控製海路,和從冀州渤海郡到青州,還能對徐州有所幫助,但現在顯然不可能,隻能依靠劉備自己撐著。”
“眼下需要防範的,是盤踞在並州黑山軍。”
袁熙一聽,疑惑道:“黑山軍都躲在太行山裡,彆說交戰了,找都不好找,怎麼對付他們?”
他說這話是有依據的,他在北新城三年時,袁紹親率大軍,倒有半數時間是在和黑山軍交戰,但最後也隻能將其打退,無法消滅。
郭嘉出聲道:“徹底消滅黑山賊,還是要落在呂布身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