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另有安排(2 / 2)

雖然烏桓鮮卑之中,確實有不少心懷不軌,劫掠漢民的,但這些作惡的,大部分都在關外的純遊牧部落。

關內的烏桓鮮卑人,還是聽從漢庭調遣的,其已經在幽州居住幾百年,過著半放牧半耕種的生活,其實和當地漢民的差彆已經不大。

但公孫瓚占據幽州後,對治下百姓,無論是漢民還是烏桓鮮卑,都極為嚴苛,導致民生怨沸。

且公孫瓚和南匈奴交好,南匈奴和烏桓鮮卑則是世仇,公孫瓚行事偏向南匈奴,極大引起了烏桓鮮卑的不滿。

後來劉虞上任後,奉行與民寬鬆的政策,休養生息,恢複經濟,一時間威望遠遠超過了公孫瓚,導致公孫瓚對其十分猜忌,便是日後兩人決裂的源頭。

所以在袁熙看來,公孫瓚雖然某些方麵能力很強,但是在團結方麵做得一團稀爛,處處樹敵,導致到了最後,除了他的兵士之外天下皆敵,在這點上來看,和董卓倒有些相似。

董卓也是愛兵如子,甚至允許其麾下兵士劫掠百姓,殺死男子,搶走婦女。

但問題來了,兵士是滿意了,被其荼毒的百姓們呢?

所以袁熙很是警惕,不能因為需要依靠兵士打仗,便無原則地放縱他們,沒有底線和原則的士兵,隻是大號的匪寇而已。

袁熙對兩人說道:“我可能等不下漂榆邑打下,我有另外的安排。”

麴義和田豫聽了,臉色鄭重起來,他們知道袁熙不會無緣無故做沒意義的事情。

袁熙湊近,低聲說了幾句話,麴義和田豫聽了,心道公子的想法,還真是天馬行空啊。

袁熙最後說道:“但漁陽這邊,也不能耽誤,我記得國讓兄曾經乘過船?”

田豫點頭道:“在青州的時候練過水軍,略通曉水性。”

袁熙聽了一喜,太史慈和田豫都能水戰,算複合型人才了,之後事情便穩妥不少。

他斷然道:“一會我召集子龍和子義,重新安排接下來的行動。”

一盞茶的時分後,眾將全部集中在營帳裡麵。

袁熙吩咐孫禮拿出幽州地圖掛起,指著漂榆邑城池說道:“我想知道,這城多久能打下來,需要多少兵力?”

眾將討論了一會,同時看向郭嘉。

郭嘉也不客氣,起身道:“漂榆邑雖是小城,但城牆也有一丈來高,必須要借助器械,且城內守軍不一定坐以待斃。”

“如果強攻,形勢很難預測,且死傷一定不少。”

“但是如果有變數的話,事情便會容易很多。”

袁熙聽了,說道:“變數是什麼?”

郭嘉看向劉和,“變數便是伯安(劉和)彆駕。”

“若伯安兄以劉侯名義勸降,城內公孫瓚殘黨必然士氣大大低落。”

“且公子攜保護了公孫瓚家眷之恩,隻要許諾其投降,便可既往不咎,相信必然人心浮動。”

“當然,光靠這些,可能無法說動那些死硬之人。”

“所以我軍必須一邊提出條件,一邊以打代談,且給城裡限定時限。”

“守軍三天之內投降,便可保住性命,甚至將領可以保留官職。”

“但超過三天,領頭將領必誅,且獲得將領首級者,無論是士兵還是百姓,都可以獲得其官職或與其相當的封賞。”

“如此一來,即使三天內打不下漂榆邑,但也不會超過十天。”

眾人聽了,紛紛點頭,郭嘉此計甚是毒辣,加上袁熙攜擊敗黑山軍和公孫瓚的勝勢而來,城內守軍不可能安之若素。

袁熙聽了,說道:“若打下漂榆邑,又當如何?”

郭嘉道:“漂榆邑北麵的泉州城及雍奴,可用相同計策,隻要打下三城,漁陽郡的南部,便可以被我們牢牢控製。”

“之後便能形成對廣陽郡薊縣的包夾之勢,北新城到這裡的糧道也會得到保障。”

“要是再打下薊縣,漁陽郡相鄰的治所漁陽城,便成了孤城。”

“即使打不下,隻要擋在漁陽西南,將樂安狐奴兩城拿下,裡麵的公孫瓚殘黨便隻能逃往遼西。”

“當然,事情可能並不會如此順利,如果過年前後這幾個月打不下來,拖到來年春耕,便有些麻煩了。”

袁熙並不答話,而是轉向劉和,說道:“伯安兄覺得如何?”

劉和道:“奉孝先生的想法很好,和已經明白了。”

袁熙斷然道:“好,還請伯安兄暫代監軍一職,我派德州和子龍帶四千兵馬助你,依照奉孝先生剛才的想法打城。”

“但我要帶走最為精銳的一千兵馬,這兩日便去漂榆邑東麵的海港。”

還沒反應過來的人,皆是一怔,東邊的海港先前已經被趙雲帶人打了下來,有幾十艘大船的甄家船隊,從冀州運來了大批糧草,正停泊在碼頭。

這個時候去海港乾什麼?

隻有郭嘉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

袁熙開口道:“我不僅要帶走全部家眷,還要帶走奉孝,子義,國讓。”

“此行除了我們在場的人外,不得向其他人泄露半分!”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